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推动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文件,首部《中医药法》也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施行,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提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传统与现代并重的发展方向。而药用植物栽培环节作为整个中医药产业链的源头,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分析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内涵——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及栽培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探索一条既秉承传统又结合实际的中国特色药用植物栽培模式。1.通过文献研究法,由古及今对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程进行纵向梳理,收集归总历代涉及药用栽培的经典本草学及农学类著作,并对当下GAP栽培模式的短板进行再思考,提出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药用植物栽培的可行性。2.通过类比归纳法,从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阴阳五行学说入手,将其作为理论沟通桥梁把对于药用植物栽培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医药学和传统农业结合起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分别对中医药、农业与阴阳五行学说以及与药用植物栽培的这两重关系进行探讨,推出药用植物栽培是中医药及传统农业的结合体,从而导出药用植物栽培与阴阳五行学说之间存在内在联系。3.通过案例分析法,将医药、农学中的核心阴阳五行理论进行关联,搭建“药性——物性”、“药性——地气”以及“药性——时宜”的新型关系,将这三种关系分别应用于药物栽培措施、适宜栽培区选择和采收时间选择之中,并结合古今文献选用实际栽培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其中,“药性——物性”关系的成功搭建有助于帮助人们在从事药用植物栽培初步判断哪些管理措施能够促使药性的形成,根据“热性——喜阴翳”与“寒性——喜高燥”的对应关系,可得在种植药性温热的药物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光照进行调控,通常有遮光的措施;而在种植药性寒凉的药物时则需要多留意所处环境的湿度和海拔因素,通常有控水的措施。“药性——地气”五行论可以辅助道地药材的迁徙及引种地区的选择。“药性——时宜”阴阳论中总结归纳出根据入药部位的不同选定相应时间,同时提到以生长期内药性是否完全获得为判定采收时节的基准。本文所提出用阴阳五行学说来指导药用植物栽培,是对国家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倡导的继承与创新理念的响应与发展,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将古人推动医药、农业发展的核心理念进行结合,指导今人进行药用植物栽培,对形成一种新型药用栽培模式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