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Nissl染色法、golgi -cox法、神经元逆行追踪标记辣根过氧化物(HRP)和逆行荧光染料葡聚糖四甲基罗丹明(FR)方法,分析了蛤蚧皮质加厚区的核团长度、核团体积、细胞大小、细胞形态、细胞密度、初步的亚区分区以及核团的纤维联系,为阐明爬行动物-蛤蚧的视觉通路核团的特征和纤维联系积累形态学和组织学资料。
采用Nissl染色法研究皮质加厚区的核团形态。研究表明皮质加厚区核团位于端脑嘴侧部,脑室的前外侧。前背侧皮层下侧,外侧皮层内侧。前嗅核的尾侧,ADVR的嘴外侧。Pth离端脑前切点近,核团长度很短,体积大约0.15mm3,。核团从嘴侧向尾侧不断扩大.后渐变小至核团消失。皮质加厚区后段可分为背侧部和腹侧部。背侧部和腹侧部长度接近。背侧部体积比腹侧部大。从横切面看,背侧部背腹径长,内外径短。腹侧部背腹径短,内外径长。细胞形态和大小相似。细胞密度腹侧部比背侧部大。
采用golgi -cox法研究皮质加厚区的细胞形态和大小。皮质加厚区细胞形态多样。圆形细胞最多,超过半数(53.85﹪),锥形细胞约占1/3(28.57﹪),梭形(8.24﹪)和不规则形(9.34﹪)的细胞少。细胞按大小分为4型, 皮质加厚区有三种类型。其中中型细胞最多(64.28﹪)。小型细胞少(33.52﹪)。大型细胞零星(2.20﹪),。
采用HRP法和FR法研究皮质加厚区的纤维联系。研究表明皮质加厚区投射到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背侧皮层和外侧皮层投射。同时,皮质加厚区接受背侧皮层、外侧皮层、纹状体、丘脑背外侧核大细胞部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