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CRH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属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上的关键受体蛋白,其广泛的参与了机体离子平衡、内分泌、免疫以及应激等方面的活动。目前,关于团头鲂HPA轴上关键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应激方面的研究尚为空白,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应激状态下HPA轴上关键受体基因的表达,获取更为完整的相关信号通路信息,这对团头鲂的健康养殖,水产动物应激相关疾病的防治,乃至整个渔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是淡水养殖鱼类应激研究的理想的材料。本研究在团头鲂转录组数据基础上,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成功的获得了团头鲂CRHR和GR mRNA全长序列,并且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绘制了团头鲂CRHR和GR的组织表达分布图谱。CRHR和GR作为HPI轴上的关键受体,对于应激反应调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外源性皮质醇注射模拟应激,探究CRHR和GR在团头鲂应激调控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如下:1.获得团头鲂CRHR mRNA开放阅读框1290bp,编码429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团头鲂CRHR与鲤科鱼类CRHR1聚为一支,且与金鱼(Carassius auratus)CRHR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99.07%)。团头鲂CRHR1组织分布结果显示其在垂体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下丘脑次之,其他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但其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垂体和下丘脑。外源性皮质醇处理后,血清皮质醇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清皮质醇水平在胁迫恢复前期显著升高,在2 h附近达到峰值,12 h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糖水平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2 h显著升高,且血糖水平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24h后恢复正常。皮质醇处理后,垂体CRHR1表达受到抑制,在胁迫恢复早期,出现了显著的表达下调,直到8h才恢复正常水平。下丘脑中CRHR1的表达在胁迫恢复早期呈现上调表达,变化趋势似“V”形,在4h时达到峰值水平。头肾与心脏中CRHR1在胁迫恢复期的变化趋势类似,在胁迫恢复前期CRHR1表达量显著上调,在4h左右恢复正常。由此可见CRHR1的转录表达与机体应激状态积极相关。2.获得团头鲂GR1a开放阅读框2199bp、GR1b开放阅读框2226bp、GR2开放阅读框2241bp分别编码732、741、746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团头鲂GR1与鲤科鱼类GR1聚为一支,且与鲤鱼(Cyprinus carpio)GR1a(CAI51316)的进化距离最近;团头鲂GR2与鲤科鱼类GR2聚为一支,与黑头软口鲦(Pimephales promelas)GR(AAT02177)的进化距离最近。组织分布的结果显示GR1在心脏、脾脏、卵巢以及皮肤中有较高的表达量。GR2的表达分布与GR1分布呈互补趋势,在肝、下丘脑、垂体、肠道、精巢以及肌肉中表达丰度较高。下丘脑中,GR1在胁迫恢复的过程中存在表达量波动的情况;而GR1b与GR2在胁迫恢复早期均出现了上调表达,随后逐渐趋于稳定。垂体中,GR1的表达量出现了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GR1b表现出一定幅度的波动;而GR2也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型趋势。头肾中,受体的表达在胁迫恢复早期均表现出抑制现象。鳃部GR受体研究显示,GR1、GR1b以及GR2在2h时均出现了显著的上调表达;紧密连接蛋白(OCC)的表达也在2h达到了峰值水平。皮肤GR1在胁迫恢复期间的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在4h出现,表达量先升高再降低;而GR1b的变化趋势亦呈单峰的变化趋势,在2h达到峰值水平后,转录水平迅速下降,并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而GR2的表达在胁迫恢复早期出现了一定的程度的抑制,在4h后逐渐恢复;皮肤中OCC的表达变化与GR1的变化趋势一致,都呈现出先慢慢升高,后缓缓回落。肝脏中GR1在胁迫恢复期间的变化趋势呈偏离的单峰型,0h时GR1的表达即出现显著上调;GR1b出现峰值的时间点与GR1显著上调的时间阶部分重合,但是GR1b在0h并未观察到显著地上调表达。HSP70的变化出现了严重的极化现象,其表达量基本上全部出现在胁迫恢复的前期。而PEPCK的表达峰值出现在HSP70和GR峰值之后,并且也表现出分布极化的现象,该基因的表达基本上只出现在2h到4h期间,其他时间段的表达量几乎可以忽略。转录水平的研究表明GR对应激的调控存在着复杂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