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管理学界和实践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企业公益行为及其效应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以往的研究更关注企业公益行为对外部利益相关者—“消费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而对于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员工”的影响至今鲜有人研究。本文试图从员工角度切入,研究企业公益行为对员工行为,尤其是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不同的企业公益行为在其目标追求、社会问题指向、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员工参与程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员工对企业公益行为的价值感知也存在差异,而员工的感知价值深刻地影响员工对于企业的情感认知,进而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本文基于价值共享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伦理激励理论,首先从企业公益行为的计划决策、组织实施和控制反馈三个阶段,甄别出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具有影响的六个特征:战略融合、业务交叉、职能管理、充分参与、互惠共赢、循环持续,然后从员工心理感知角度出发,沿着“企业公益行为特征—员工心理感知价值—员工态度及行为”的逻辑思路,对具有内部效益导向的企业公益行为特征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检验员工感知价值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中介作用。在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研究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采用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并运用SPSS20.0及AMO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企业公益行为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直接产生微弱的正向影响。其中组织实施阶段的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直接正向影响最为显著;计划决策和控制反馈的阶段特征正向直接影响较为微弱。2.企业公益行为特征对员工感知价值直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组织实施阶段特征对员工感知价值的各个方面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计划决策和控制反馈对员工感知价值的正向影响较为微弱。3.员工感知价值对组织公民行为直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员工感知的企业价值和自身价值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价值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微弱的正向影响。4.员工感知价值在企业公益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企业公益行为特征主要通过员工感知价值间接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且通过员工感知价值的间接影响程度远远大于公益行为特征直接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程度。员工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十分显著。5.人口统计变量“年龄”在员工感知价值上具有差异。41-50岁年龄段对于20岁以下、20-30岁、31-40岁等年龄段有显著的差异,对50岁以上年龄段则次之。41-50岁年龄段的员工在公益行为后更能充分地感知企业价值、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感知最弱的年龄段为31-40岁。最后,论文在企业公益行为管理和员工行为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一、将企业公益行为提升到有效影响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战略高度,在目标策划、组织实施和控制反馈的全过程坚持贯彻“战略融合、业务交叉、职能管理、充分参与、互惠共赢、循环持续”的方针,为社会和企业创造共享价值—即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二、利用企业公益行为研究成果提升组织公民行为。企业应战略性地策划实施企业公益行为,提升员工在公益活动中的感知价值,从而促使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使命和追求,激发员工的道德动机,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有效激励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