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AM)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其特征是在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围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有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该病首次由Frank命名,1972年Bird等详细地描述了该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15%同时合并内异症成为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它属于一种源于子宫内膜,由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直接向肌层生长可能系某种尚未明了的刺激因子的刺激,使其向深层生长而侵入平滑肌肌束间。随着对子宫腺肌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必将为子宫腺肌病的防治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目的:通过检测C-kit和TrkB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非子宫腺肌病正常内膜的表达情况,对其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和正常子宫内膜人群的表达差异进行比较,进而探讨两者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科2008.10-2009.06因子宫腺肌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5例,取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内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C-kit和TrkB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1、C-kit和TrkB蛋白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非子宫腺肌病的正常内膜都有表达,C-kit和TrkB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间质细胞中未见明显表达。2、C-kit和TrkB蛋白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和在内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非腺肌病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P<0.05),而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两者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增生期内膜和分泌期内膜中的表达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3、C-kit和TrkB蛋白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非子宫腺肌病的正常内膜的表达强度是同步变化的。4、C-kit和TrkB蛋白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4,P<0.01),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中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826,P<0.01)。结论:1、C-kit和TrkB蛋白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其在位内膜和非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正常内膜中都有表达,并且两者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子宫腺肌病的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其可能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C-kit和TrkB蛋白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的表达呈正相关,表明两者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可能通过共同的信号路径共同介导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3、C-kit和TrkB蛋白在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的表达与月经周期无关,提示两者的表达变化与卵巢激素的调节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