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差比句的研究,多数成果集中于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古代汉语两个方面,而立足于方言的研究成果较少,基于汉语方言差比句进行的系统研究就更为缺乏。不进行系统的研究,看不出方言差比句呈现的整体共性及其内部的差异,也看不出不同差比句句型的共性和个性。因此,本文以汉语方言差比句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专题研究。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两个三角”的研究理论。首先,特别注意沟通“普—方——古”大三角,对汉语方言差比句进行多角度的动态考察。本文以“普”——“方”的对照为观察视角,考察汉语方言差比句不同句型的结构特点;又以“古”——“方”的对照为观察视角,考察不同句型在方言中的共时分布与其历时来源的互证程度……另外,本文也注重从“表”、“里”、“值”多角度出发,对汉语方言差比句不同句型的肯定式、否定式进行详细分析。具体的研究中,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调查统计等方法,分析时强调共时与历时的结合、描写与解释的结合、语义与语形的结合。
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章是概述部分。首先从什么是比较句出发,讨论了差比句的内涵和外延,由此确立了汉语方言差比句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汉语方言差比句分为“肯定差比句”、“否定差比句”两大类,“肯定差比句”又分为“有标记差比句”、“零标记差比句”两个次类。然后,我们对跨方言语法比较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这些研究成果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对本文思路的形成有重要借鉴意义。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语料来源和相关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第二章论述有标记差比句。首先对汉语方言差比句的性质进行分析,对研究中的一些容易混淆、难辨是非的标记词进行判定。然后分别从结构特征、认知图式、地域分布三个方面考察“前置标记差比句”和“后置标记差比句”,既有对二者共性的描写,也有对二者个性的对比。最后,考察了“前置标记差比句”和“后置标记差比句”在共时平面逐渐趋同的变化倾向,非语言因素是制约这种趋同变化的主要动因。
第三章论述零标记差比句。差量对零标记差比句句式的影响较大,因此,本章分别考察了“无差量零标记差比句”和“有差量零标记差比句”。无差量零标记差比句有不同的句型,“A+P+B”在部分方言中的成活基础、“A+P+B+语气词”在方言中的自足与成活以及“A+P+A”在方言中的语义特点,是本章首先讨论的主要内容。然后,本章对有差量零标记差比句“A+P+B+Z”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调查问卷的量化统计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显示了该句式当前的地域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句式本身的特点出发探讨了“A+P+B+Z”广泛成活的原因。
第四章论述否定差比句。首先从宏观上界定了否定差比句的内涵和外延,对汉语方言中的否定差比句进行形式和语义上的分类。然后从较为细致的角度考察汉语方言差比句否定式和肯定式的对称情况,通过对比发现,不论是在形式上、语义上,还是在语用上,汉语方言肯定差比句与否定差比句,呈现出的情况更多的是不对称。最后对汉语方言否定差比句进行微观考察,详细考察了现代汉语普通话“A不比BW”的语义及其方言分化形式。
第五章论述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的互证。首先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然后,以大量古代文献语料为基础,描写了差比句式“A+W+M+B”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面貌,对该句式进行了一个演变历程的梳理。然后,描写了先秦两汉魏晋等历史时期的“比动句”——现代汉语中“比”字句的演变历程。经过分析和归纳,我们认为上述两类不同类型差比句式的演变,有一些共同的演变动因,如语法系统性因素、结构功能因素、语用机制因素以及认知上因素等。最后,我们立足于汉语方言句式,进行“方言”与“古代共同语”的互证考察,考察发现,从方言和古代文献差比句式的比较来看,有的方言句式和历时文献一致,有的和历时文献不一致。
第六章论述汉语“比”字句在民族语言中的扩散。本章首先考察了差比句式“X+比较标记+Y+W”在民族语言中的分布,它们主要分布于汉藏语系的侗台语族、苗瑶语族以及南亚语系中。然后,对比差比句式“X+比较标记+Y+W”和“X+W+比较标记+Y”,发现二者在民族语言中处于“互补分布”和“一语共用”的竞争态势中。本章前两节的描写是为了通过这些语言事实规律说明:民族语言的差比句式“X+比较标记+Y+W”源于汉语“比”字句的扩散,对这一结论,本章的第三节又进行了从“假设——证明”的补充。
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小结,说明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