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雕塑创作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尝试利用公众参与式的工作方式完成雕塑艺术创作。趋向于合作式、参与性实践是当代艺术主要特征之一。受到后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雕塑逐渐超越单纯的物质形态,进而介入到了社会关系中。公众参与成为了一种艺术常用的手段,艺术家和公众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密。 这里可以将公众的参与认为是雕塑家的材料。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是艺术史角度来看,雕塑家为何会选择同参与者来共同完成作品,选择这种材料来进行对话。二是从艺术家本身的意图来看待这个问题,雕塑家必须采用这种工作方式选择这种材料有效完成他的意图。无论从艺术史来看,还是从人类的文化传播意义上来讲,艺术家对于参与性雕塑的选择都是必然的。 当艺术家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个固有的物质材料,他的表达需要动态的呈现,若是能够将思想置于与生命的积极联系中,除了将对话的对象转移到参与者的身上,偶发性的东西更是具有生命和时间的状态。身体的体验与感受,是他们更为注重的内容。所以艺术家必然会选择公众的参与作为自己的材料,这种材料自身会有变化,他们有差异也有共性,并且不能够完全被艺术家掌控。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正是艺术家选择公众参与的必然性,以及这种材料的不可替代性。 本文通过对个案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艺术家与参与者的三种关系:协作关系,干预,传播与再生成的关系。这些关系同时存在于各种参与式的作品当中。前面两种关系是过程,是创作当中所产生的必然摩擦。传播与再生成则是这种参与性雕塑作品中,艺术家的最终意图。 观赏者与创造者,他们通过身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整体效应,就构成了参与性艺术。它以“事件”体存在,而人则存在于事件的交织当中,他们相互作用,激发偶然。艺术作品成为一个动态的媒介,给公众展现生命的活力和冲动的条件。艺术家通过一件作品,一个项目,在短时内催生出一个群体,使它拥有非常强的社交性。艺术家发起这种集体式的艺术实践体验。 文章的结论部分,也提出艺术家通过参与性雕塑的方式,实现了去专业化的实践艺术活动。参与性雕塑,将传统的技术难度降到最低,唯一需要的“技术”就是参与者的“差异”与“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