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两种途径,探讨了清代以来孝义县的乡村聚落问题,具体从聚落规模、影响因素、地形特征、聚落外部形态、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等几个方面展开,最后对乡村聚落研究中的人地关系问题作了讨论。文章的主体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首先,利用清代以降孝义县四个时间节点的乡村人口数据,将村落划分为小村、中村、大村三个等级,研究发现,从横向上看,乾隆、光绪、民国三个时期都是小村占多数,中村其次,大村最少,1985年却正好相反,大村最多,中村其次,小村最少:从纵向上来看,50户以下的小村在减少,50—99户的中村在逐步增加,100户以上的大村在前三个时期呈现“V”字形变化趋势,1985年与之前三个时期相比呈现出大村数量大幅度增长的现象。其次,文章分析了地形对聚落规模的影响:孝义县平地区的聚落最多,且大规模村落较多,河谷地区聚落规模最大,山地区的聚落规模最小。其三,文章进一步以村落所处的微地貌特征为尺度,对聚落规模的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微地貌条件对聚落规模的影响不可忽视,不同微地貌条件下聚落规模的分异特征十分明显。在第二部分,以宋家庄为例考察了聚落的空间格局演变问题,具体以外部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两部分展开。就外部形态而言,宋家庄聚落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八个阶段,而日现在还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这与聚落本身的人口和腹地条件存在密切关联。就宋家庄内部空间结构而言,一方面考察了包括街道、院落、庙宇在内的实体空间,另一方面以姓氏空间分异为例探讨了社会空间问题,研究认为,宋家庄现住人口中共41种姓氏,有24种姓氏为村落中的古老姓氏,剩余的17种姓氏大多为外来姓氏,当前任、宋两姓在村落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这与任、宋两家引以为荣的家族历史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宋家庄旧村区中存在家族聚居于某一特定区域的情况,这种态势在历史时期既已形成,体现出强烈的稳定性,不过这种家族聚居的情况并不多见。当前,“走向田野与社会”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推崇。只有走向田野,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现场感,才能更准确的捕获历史信息,更好的解释历史,走向田野还能够收集史料,获得很多文献上没有的信息,反过来这些信息还能让我们重新解读史料,甚至可以把点点滴滴的信息串联起来,让我们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这种方法对历史乡村聚落地理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这无疑是当前实现历史聚落地理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