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的声乐教学、创作、表演、鉴赏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教学方法上、教学观念上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理论研究领域却一直比较匮乏,声乐理论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声乐艺术发展的要求,缺乏较高层次的理论建设成果。“纵观那些已出版的声乐技法理论著述,包括散见于各个历史时期期刊、杂志发表的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的确,有不少颇有见地和深度,然而,仔细阅读起来,其中大多谈及的却是歌唱心得或表演艺术经验总结,极少见到超出声乐艺术本体的研究成果。”[1]它们既缺乏全面的宏观调控,更缺乏微观细致的规划,且未能形成整体规模、形成系统。广泛的声乐文化领域:创作、表演、传播、出版、鉴赏、教学、研究等等得不到对实践的深入总结与概括,理论的落后状态,既阻滞了实践的发展与导向,又失去了理论本身应有的学术职责与价值。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余笃刚教授开始了声乐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创作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主持编撰的《声乐艺术教育丛书·文库》、《声乐艺术教育丛书·曲库》、《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等系列理论书籍对我国声乐理论建设的发展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对总体上的战略部署和对全局的宏观把握。本文笔者将以“余笃刚教授主编的《声乐艺术教育丛书》和《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为出发点,通过对余教授的声乐理论创作成果进行深入地认识、理解,系统地阐述,从而归纳出余先生的声乐理论成果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章节来阐述余笃刚的声乐理论成果:引言,主要陈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声乐理论建设研究状况,从而引出笔者研究余笃刚声乐理论成果研究的学术意义。第一章,余笃刚的个人简介及主要创作经历。笔者对此研究课题提出的过程及其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余笃刚声乐理论研究成果的罗列、分析以及对其主要出版或参与主编的书籍作出评述。第三章,论述余笃刚声乐理论成果的重要指导意义。主要包括《文库》、《曲库》、《新学科丛书》为声乐各学科的系列理论研究打开了局面,为新世纪声乐文化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声乐教学的进步、发展和改革起到的巨大影响和推动。结语,重申余笃刚声乐理论研究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并就当代中国的声乐理论研究建设进行简要的探讨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