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竞技体育一直处于一种非均衡态势。我国竞技体育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总体实力上与美国、俄罗斯仍有较大差距,与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处于同一层次上。在项目结构上,存在着夺金项目分布面窄;优势项目不多;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薄弱;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集体项目出现滑坡;冬季项目仅有少数小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等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地反映出我国竞技体育中非均衡问题的存在。从世界范围来看,非均衡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它不但在我国,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的状态进行了研究。项目布局的非均衡。第一,传统项目与基础项目的差异性。我国得牌项目主要集中在举重、射击、跳水、乒羽球等项目上,这些技巧性项目,是中国的传统体育强项,但像田径、游泳、水上项目等这样的金牌大户基础项目,我国获牌很少,二者差异十分悬殊。第二,女性与男性的获奖项目失调,以28届雅典奥运会为例,女性与男性的金牌是19:12(羽毛球混双除外);银牌11:6;铜牌9:5,可见,“阴盛阳衰”的局面愈演愈烈。第三,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项目布局失衡,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季的两枚金牌确实显得有些“寒酸”。国内各地区竞技体育资源的非均衡。竞技体育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上呈现明显的梯度特征,东部发展水平较高,中部一般,西部较为落后。具体表现在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奥运贡献、全运成绩等方面,而且在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东西部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而在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则表现为项目结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的非均衡。这些地域差异在国内各省际之间同样存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非均衡。竞技体育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化管理体制,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并存。项目市场化程度非均衡。像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速度较快,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形成;而像田径、水上项目等,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或者有的项目还没有实行市场化,完全依靠国家,政府管理体制仍是主导力量。借鉴经济学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以及竞技体育的实际,本文提出了打造优势项目品牌、提升体育强省效应、竞技体育院校化、竞技体育俱乐部化的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