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鱼粉资源的不断减少和价格的不断升高,植物性蛋白原料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量将越来越大。植物性蛋白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植酸磷,由于水产动物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植酸磷几乎不能被利用,通常在配合饲料中添加较多的磷酸二氢钙来满足水产动物对磷的需求。然而,磷酸二氢钙为矿物磷源,不可再生,且过去几年价格急剧增长。植酸酶能分解植酸,释放出无机磷和与植酸结合的营养物质,从而有效地提高植酸磷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因此,水产饲料中添加外源植酸酶可以减少磷酸二氢钙的使用量,不仅可以降低饲料的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磷排放,降低磷污染。以往植酸酶在水产上的研究报道主要为酸性植酸酶,酸性植酸酶适用于胃pH呈酸性的有胃鱼类,但不适用于消化道为中性的无胃鱼类。本研究选用适合水产动物肠道环境的中性植酸酶,主要从鱼体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磷的利用率等方面探讨其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饲料中替代磷酸二氢钙的应用可行性,为中性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试验分为7组,分别为D1组(正对照组、1.5%磷酸二氢钙)、D2组(负对照一组、1.0%磷酸二氢钙)、D3组(1.0%磷酸二氢钙、400U/kg植酸酶)、D4组(1.0%磷酸二氢钙、800U/kg植酸酶)、D5组(负对照二组、0.5%磷酸二氢钙)、D6组(0.5%磷酸二氢钙、400U/kg植酸酶)和D7组(0.5%磷酸二氢钙、800U/kg植酸酶),每组分为三个平行缸,每缸25尾鱼(初均重23.39±0.10 g),开展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异育银鲫摄食实验饲料8周后,D5组的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最差,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D2和D6组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D1组,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D1组。D3、D4和D7组鱼的各项生长指标与D1组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异育银鲫的全鱼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和磷含量以及血清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除D5组外,其余各组间血清中磷和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差异。在相同的磷酸二氢钙添加水平下,添加植酸酶组磷沉积率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未添加植酸酶组,而磷排放量则相反。由此可见,本研究饲料中添加400和800U/kg植酸酶可以分别减少0.5%和1.0%的磷酸二氢钙添加量,而不影响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鱼体组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等。400和800U/kg中性植酸酶分别与0.5%和1.0%的磷酸二氢钙提供的有效磷含量相当。在异育银鲫饲料中,中性植酸酶部分替代磷酸二氢钙可以提高饲料磷利用率、降低磷排放量,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