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脑白质纤维通道弥散张量成像2D及3D显示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的不同显示方法在显示神经传导通路特征中的作用,研究ROI及FA阈值的设定对3D纤维束成像准确性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取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弥散张量磁共振扫描。应用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影像计算和分析实验室所研制的dTV.Ⅱ.R1软件进行后处理。分别显示2D的FA图、DEC图及椭圆体图。并应用单一ROI及两个ROI的方法、不同的FA阈值进行3D纤维束成像,与已知的解剖相对照,对成像的准确性做出评价。结果:不同的2D显示方法在显示神经传导通路的作用是不相同的,DEC图可以同时反映纤维束的方向以及各向异性程度,优于FA图以及椭圆体图。3D纤维束成像中,两个ROI方法对皮质脊髓束的显示与经典的解剖相一致,而单一ROI方法可见额顶叶起源的纤维与皮质脊髓束重叠。FA阈值设为0.15及0.25,纤维束主干及皮层下纤维均见清楚显示,有利于细节的显示,但前者受到噪声影响较大,显示部分纤维延伸至皮层外侧:而FA阈值选择0.35时及0.45,皮层下纤维不能显示,仅见大部分主干显示。结论:2D显示方法中,DEC图能够显示纤维束的方向及各向异性程度,优于其它2D显示方法。3D纤维束成像中,两个ROI的方法优于单一ROI的方法;FA最低阈值设定为0.25时皮质脊髓束成像与经典解剖对照准确性最高。 第二部分 DTI及fMRI在正常成人视觉系统的联合应用研究 目的:联合应用BOLD—fMRI及DTI两种技术,用量化的指标研究正常成人视觉皮层激活定位区域的弥散特征以及与之相连的视放射的弥散特性之间的关系;评价此种方法在显示脑区联接方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名正常志愿者(男6例,女4例)行视觉刺激下的层厚与位置相同的fMRI扫描及DTI扫描,fMRI应用闪烁的棋盘方格作为任务刺激。用SPM99处理fMRI图像,DTV Ⅱ软件处理DTI图像。将处理后的脑的激活图应用MRIcro叠加于FA或DEC图,分别测量视放射以及视觉皮层激活区域的FA值,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结果:10例均见双侧初级视觉皮层V1以及V2区的激活;5例伴有V5区即视觉运动区(MT区)的激活。其中3例可见外侧膝状体(LGN)的激活信号。脑激活图叠加于FA图后,可见激活像素位于脑的接近各向同性的区域。将视放射FA均值与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