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铝酸钙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含钙聚合铝(Calcium-containing poly aluminum chloride PACCa),和以铝酸钙粉、硫铁矿烧渣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含钙聚合铝铁(Calcium-containing poly-ferric aluminum chloride PAFCCa),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絮凝剂。90年代后它们迅速成为统治中国净水剂市场的产品。但是,对这类絮凝剂的认识仍停留在以Al13为基础的聚合铝结构基础上,难以指导产品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和对其絮凝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 絮凝的核心问题涉及颗粒物的界面反应机理。本文从应用矿物学角度,以矿物谱学分析手段来表征PACCa、PAFCCa中具有主要絮凝作用但尚未被认识和表征的颗粒物的形态与结构,为解决环境水化学对表面络合反应模式所必须面对的结构及电荷问题,为更好地利用工业废弃物这类非传统矿产资源,从而为水处理工艺中去除和利用颗粒物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切入点。 分别以NaOH、Ca(OH)2为碱化剂合成了用于比较的聚合氯化铝(PACNa)、(PACCa)聚合氯化铁(PFCNa)、(PFCCa)4个样品和不同n(Al)/n(Fe)、不同碱化度B的45个聚合氯化铝铁(PAFCNa)及45个(PAFCCa)样品。并以铝酸钙粉、硫铁矿烧渣为主要原料生产了PAFCCa产品。测定和比较了PAFCNa和PAFCCa溶液中胶体颗粒物的差异。应用矿物谱学方法、热分析以及电镜—能谱—电子衍射等手段,对上述全部样品的低温干燥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CCa和PAFCCa溶液中都存在Ca3Al2(OH)n结构单元,PAFCCa中还存在被称之为结构生长单元的Fe3O2(OH)2Cl Fe(Ⅲ)羟合配离子。以这些结构单元为核心生成的纳米胶体颗粒控制了PACCa和PAFCCa溶液的稳定性、沉淀物的生成途径和性质。 本论文指认了2150cm-1峰为钙矾石组矿物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并由此认定含钙聚合氯化铝铁的2156cm-1吸收峰为分别与Al(OH)6八面体和Ca(OH,OH2)8八配位离子团相键合、由氢键特殊定向的结构水的OH所产生的红外吸收。XRD衍射肯定了PACCa、PAFCCa中Ca3Al2(OH)12相的存在,TG-DTG热分析结果支持PAFCCa中有类钙矾石结构,电镜观察发现PAFCCa中有类钙矾石管状体的存在。PAFCCa中的Ca(Ⅱ)参与了A1(Ⅲ)、Fe(Ⅲ)羟合配离子的交叉共聚,将Fe3O2(OH)2Cl和Ca3Al2(OH)12这两个结构生长单元相连。本论文因此提出,(n(Al)/n(Fe))≥6:4前后PAFCCa中占主导地位的结构相如下: (n(Al)/n(Fe))<6:4 Ca3Al2(OH)12·mFe3O2(OH)2Cl·nH2O (2/3≤m≤6,n≤26) (n(Al)/n(Fe))≥6:4 {[Ca3(Al,Fe)(OH)6]2Cl6-x·nH2O}(6-x)+ (x≤6,n≤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