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就是我国粮食生产中贡献最大的因素。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加小麦单产水平,同时提高小麦品质和生产效益,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同样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 技术进步过程是对资源条件和经济环境的动态反应,技术的发展是受经济力量诱导的。要素价格变动诱导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市场需求的变化也诱导了技术发展的方向。 已有的研究大多从种植业整个产业的角度论述技术发展模式,但不同农作物的生产特性是不一样的,使其研究结果有部分偏差。 本文以1990年—2002年中国小麦生产为研究对象,利用Cobb-Douglas平均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小麦单产的各主要因素,进行增长因素分析,并计算年均技术进步率;利用特定的生产函数E—S模型分别测算1990年和2002年的生物化学(BC)型技术进步指数和机械(M)型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全国及小麦主产省份小麦生产土地生产率(Y/A)指数和劳动生产率(Y/L)指数的变化,研究我国小麦生产在这个期间的技术进步模式。 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技术进步是我国小麦单产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2、小麦生产呈现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的发展模式; 3、市场需求诱导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 4、自然灾害的增加对我国小麦生产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大对小麦生物化学型技术研发投入,保证小麦单产的持续增长 2、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小麦生产成本 3、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 4、增加基本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