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分析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PCI术后90minST段回落幅度(ST-segment resolution,STR),探讨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 PPCI)中不同时机由冠脉内推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Tirofiban),观察其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急诊PCI术中及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2记录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及随访至术后90天,包括死亡、频繁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cardiac event,MACE)发生率,评价对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不同时机冠脉内运用替罗非班的短期临床疗效。3评价在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冠脉内运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1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关于STEMI的诊断标准,2013年0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二科,接受直接PCI治疗的首发的STEMI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个治疗组,其中实验组(梗死相关动脉第一次球囊扩张之前冠脉内用药)42例,其中男性25例(59.5%),平均年龄58.12±9.12岁;对照组(梗死相关动脉经球囊完全扩张之后冠脉内用药)38例,其中男性22例(57.9%),平均年龄58.95±8.66岁。2给药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在急诊PCI术前均嚼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600mg,阿托伐他汀40mg。实验组于完成冠脉造影之后,导丝通过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病变后在第一次球囊扩张之前,经指引导管冠脉内予以盐酸替罗非班(10ug/kg,3min);对照组待球囊完全扩张梗塞病变,远端出现明显血流后,经指引导管冠脉推注替罗非班(10ug/kg,3min)。随即两组患者均予以替罗非班0.10ug/kg/min静脉持续泵入至术后24小时,术后6小时起予以低分子肝素4250u Q12h皮下注射至术后第7天,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阿托伐他汀(20mg)、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3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CI)方法按照PCI方法,以Judkins法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梗死相关动脉情况,并以标准方法对IRA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来表示,组间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就诊时机、门-球囊到位时间、梗死相关动脉分布、血管病变支数及支架植入数目等基线特征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不具有可比性。2入选的80名患者其梗死相关动脉均成功开通,共计72例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IRA前向血流达TIMI3级,其中实验组40例(95.2%)、对照组31例(81.6%),PCI术中无再流的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4.8%vs.18.4%,P=0.049)。术后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率≥7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83.3%vs.65.8%, P=0.041)。3住院期间及PCI术后90天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PCI术后出血事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中,在梗死相关动脉经球囊扩张前,冠状动脉内缓慢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肌灌注水平,降低无再流现象的发生率,且并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及住院期间和随访90天内MACE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