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超细改性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ingmanz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煤灰是具有活性的多孔球状细小颗粒,有一定的吸附性能,近年来,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也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以废治废的良性循环。但是其吸附性能普遍不佳,有必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本文先对取自西郊电厂和灞桥电厂的粉煤灰进行超细处理,然后进行碱改性及微波改性实验研究,以提高其吸附性能。论文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粉煤灰超细及改性前后去除水溶液中甲基橙和Cr(VI)能力的影响,并进行了粉煤灰吸附剂的再生实验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比原粉煤灰和超细粉煤灰对水溶液中甲基橙和Cr(VI)的吸附性能,发现超细粉煤灰较之原粉煤灰有很好的吸附性能,且粒径较小的灞桥电厂粉煤灰吸附性能优于西郊电厂粉煤灰,说明粉煤灰的吸附能力取决于粉煤灰的粒径和其比表面积,粒径小的粉煤灰吸附能力比较好。(2)在不同的因素下研究改性超细粉煤灰对甲基橙的吸附效果,得出最佳吸附条件。碱改性超细粉煤灰:投加量为0.5g,甲基橙溶液浓度为100mg/l,溶液体积为50ml,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120min,pH=5,灞桥和西郊电厂粉煤灰的吸附量分别为6.93mg/g、6.23mg/g;微波改性超细粉煤灰:投加量为0.5g,甲基橙溶液浓度为100mg/l,溶液体积为50ml,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90min,pH=6,灞桥和西郊电厂粉煤灰的吸附量分别为7.82mg/g、7.17mg/g。(3)在不同的因素下研究改性超细粉煤灰对Cr(VI)的影响,得出最佳吸附条件。碱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1.5g,Cr(VI)溶液浓度为100mg/l,溶液体积为50ml,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90min,pH=6,灞桥和西郊电厂粉煤灰的吸附量分别为4.60mg/g、4.44mg/g;微波改性超细粉煤灰:投加量为0.7g,Cr(VI)溶液浓度为100mg/l,溶液体积为50ml,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60min,pH=8,灞桥和西郊电厂粉煤灰的吸附量分别为3.88mg/g、3.61mg/g。(4)通过实验确定了原粉煤灰、超细粉煤灰及改性超细粉煤灰对甲基橙和含Cr(VI)废水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原粉煤灰、超细粉煤灰及改性超细粉煤灰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Frendlich吸附等温式,对Cr(VI)的吸附反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原粉煤灰、超细粉煤灰及改性超细粉煤灰对甲基橙和Cr(VI)的吸附过程均属于放热反应过程,升高温度不利于它们的吸附;原粉煤灰、超细粉煤灰及改性超细粉煤灰对甲基橙和Cr(VI)的吸附可以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来描述。(5)再生后的改性超细粉煤灰仍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实验结果显示:粉煤灰的最佳再生条件为,超声功率为160W,超声时间为20min,灞桥和西郊电厂再生粉煤灰对甲基橙的吸附量分别为4.33mg/g、4.03mg/g;对Cr(VI)模拟废水的吸附量分别为3.06mg/g、2.91mg/g。
其他文献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其适应性强、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适于加工,在食物安全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铃薯种植和生产常受青枯
非直属附属医院开展临床教学是指非直属附属医院独立承担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理论及临床见习全过程的教学活动。自从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来,
首先阐述了海上风电的特点及其出力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海上风电的消纳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综述了我国蔬菜营养品质测定方法研究、蔬菜营养品质遗传效应研究、蔬菜营养品质相关性分析研究所取得的进展。提出了我国蔬菜品质育种的多样性和特色化、蔬菜品质育种与高产
崇安-石城构造带中段除了大规模脆性破碎和低温石英脉外,还表现为明显的早期韧性变形特征,油岭—盐隘韧性断裂是其表现之一。该断裂具有典型糜棱岩组合、S—C组构、a 线理及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白介素2及γ干扰素胸腔内注射联合节拍式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1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充分引流胸腔积液后,胸腔
采用高温消解水样,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样品和环境水样的质量浓度,并与传统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重铬酸钾法(GB11914—1989)相比较,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快速消解分光
运用简捷方法对粉碎目的、粉碎机的分类和应用作普及性阐述。
当前,由于ERP系统给企业带来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效率的提高,使得ERP系统成为企业信息化所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对其实施的绩效评价理论在评价方法以及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
<正>一、引言2014年4月起《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与观众们正式见面了,相比《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这一次"舌尖"所引起的轰动更是空前。如果说《舌尖一》开辟了中国纪录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