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决定了汽车是否能正常运行,对发动机状况识别中一般是检测振动信号,而采用声学信号进行检测较少。从人工维修发动机的实际情况出发,往往采用听声音是否正常来判断发动机是否有异常,随着近年来声学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采用音频信号来分析辨别发动机状况打下一定基础,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汽车音频信号来辨别发动机工况和异常响声。首先,本文提出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音频信号采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决定了汽车是否能正常运行,对发动机状况识别中一般是检测振动信号,而采用声学信号进行检测较少。从人工维修发动机的实际情况出发,往往采用听声音是否正常来判断发动机是否有异常,随着近年来声学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采用音频信号来分析辨别发动机状况打下一定基础,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汽车音频信号来辨别发动机工况和异常响声。首先,本文提出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音频信号采集方案,设计并实现汽车音频信号采集软件和汽车状况标注软件,对采集的音频信号预处理后,使用双门限端点检测方法进行端点检测。其次,对比汽车音频信号与语音信号,提出使用自适应噪声的完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分解汽车音频信号,得到其具有平稳特性的本征模态分量,对主要分量信号提取其Mel倒谱系数,把所有分量的Mel倒谱系数降维后作为改进的音频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平稳音频信号组成的数据集中,改进后的音频特征的识别准确率比Mel倒谱系数高2.68%。再次,使用四阶Gamma Tone滤波器模拟人耳听觉滤波器,基于本征模态分量的瞬时频率对滤波器组进行改进,用改进后的滤波器组计算信号的音频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amma Tone倒谱系数识别准确率比Mel倒谱系数高4.19%,比未改进的Gamma Tone倒谱系数高1.99%。最后,本文使用先识别汽车工况,再进一步识别发动机异常的发动机状况识别方法。使用支持向量机模型识别发动机怠速等三种工况,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提取信号的改进音频特征,使用门限循环单元和卷积神经网络分别构建识别模型识别发动机最常见的异响。实验结果表明,门限循环单元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上对汽车发动机异常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4.23%和96.15%。
其他文献
数据流转是打通数据壁垒的有效手段,但数据流转的同时也面临多用户身份难以认证的问题。聚合签名因具备签名压缩及批量验证等特性,在面向多参与方的认证场景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多数已有聚合签名方案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构造时使用计算成本较高的双线性配对,且在面临密钥泄露时没有很好的解决措施,使得方案实用性不高;二是对于不同来源的数据,通常由数据属主分别签名后直接聚合所有签名,很少采用顺序聚合的方式,导致方
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以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类型在原有的四大类基础上不断增加。2021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交人大审议,由检察机关就妇女权益损害事项可以通过公益诉讼途径进行救济是本次修法的重点内容之一。但目前学界对妇女权益公益诉讼中具体问题的讨论尚不充分,对理论基础、受案范围、诉讼主体、诉讼程序等基本事项进行初步明确是保障机制落地的必要前提。妇
传统强化学习只使用外在奖励作为信号指引智能体进行决策,使得未来累积奖励值达到最大值。外在奖励稀疏问题是强化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奖励稀疏环境中,智能体只有到达终点才能获取奖励,中间缺失的信号会导致智能体学习速度缓慢、花费成本高和策略网络欠拟合等问题。为了解决奖励稀疏问题,本文研究强化学习智能体的内在奖励方法。针对现有的内在奖励方法存在智能体探索效率低、内在奖励消失等问题,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内在
近些年来,随着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文化传媒业成为民众的重点消费领域。与此同时,国家出台“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推动中国社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进一步为我国文化传媒业发展打下政策基础。文化传媒业不仅仅是要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更要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当下,面对我国经济下行、产业亟需调整升级和疫情的肆虐等多重压力之下,文化传媒业融资面临融资效
目的 探讨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的SH-SY5Y细胞自噬、凋亡及帕金森病(PD)特征蛋白α-突触核蛋白(α-syn)、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MPP+、PI3K/Akt激活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PI3K/Akt抑制剂LY294002作用于人神经母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以窃取用户敏感信息和损害网络为目的的间谍软件已经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用户最常见的网络威胁之一。间谍软件是一种高威胁性、高隐蔽性的恶意软件,它收集个人信息并将其在用户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发送到网络罪犯手中,在各种隐私机密信息泄露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目前频繁出现且危害极大的间谍软件,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间谍软件检测方法。但是基于静态的检测方法难以应对集成了
本文主要讨论信息工具对欺诈的规制以及信息规制下欺诈的认定。本文第二章介绍民法框架下对欺诈行为进行规制的规则群。本文梳理了法律行为制度下不同规则的体系关系,认为民法概念下的欺诈涵义狭窄,仅规制行为虚假性明显、行为人主观恶性明显、且实际造成了错误认识及后续意思表示的行为。而相应的带有歧义的误导行为以及行为人主观上过失造成表意人错误认识的,则交由错误制度处理。此外,道德责难性不如前述规则明显,但一方利用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非侵入式活体大脑成像技术,其丰富了描述人脑微观解剖结构及功能特征的表示方法。扩散张量图谱在脑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质量的扩散张量图谱不仅能极大地促进大脑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和神经解剖学研究,还能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发展。目前基于迭代平均的传统扩散张量图谱构建算法耗时长且所构建的图谱难以捕获全
新冠疫情增加了风险社会中的不确定性。主流新媒体对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学专家的社会信任的建构,既是公众在认识论层面简化风险社会不确定性的知识来源,也是政府在价值论层面动员新冠疫情防控的情感资源。那么,新冠疫情期间,主流新媒体在“实然层面”是如何建构医学专家的社会信任的?在“应然层面”又须如何进一步优化对医学专家社会信任的建构呢?论文以“信任”为理论视角,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选择新浪微博平台
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和挖掘,但数据直接发布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本文针对基于交互式框架的差分隐私算法进行问题研究和分析,就差分隐私保护技术应用于交互式框架中,隐私预算消耗过快、查询结果的不一致性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没有考虑数据集中元组间的相关性带来的隐私问题;底层噪声扰动机制添加的噪声过大,导致数据可用性低,分别提出解决方案。具体方案研究内容如下:(1)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差分隐私交互式框架中,用于节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