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公路工程粘层、透层、封层、微表处等应用中,阳离子乳化剂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nTAC,例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6TAC)、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8TAC))应用广泛。为了实现对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定量分析,进而实现可控的乳化沥青破乳速度,本文以4种CnTAC、集料(Si O2、CaCO3)、70#基质沥青等为研究对象,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合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路工程粘层、透层、封层、微表处等应用中,阳离子乳化剂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nTAC,例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6TAC)、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8TAC))应用广泛。为了实现对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定量分析,进而实现可控的乳化沥青破乳速度,本文以4种CnTAC、集料(Si O2、CaCO3)、70#基质沥青等为研究对象,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合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等研究手段,探究了CnTAC乳化剂烷基链长对CnTAC乳化沥青稳定性及破乳规律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MD分别构建了沥青、CnTAC乳化沥青模型,并通过动力学计算验证了沥青模型的可靠性。同时,对CnTAC乳化沥青模型进行动力学计算得到稳定能、扩散系数等参数,以此来探究了CnTAC乳化剂掺量、烷基链长对CnTAC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沥青模型、乳化沥青模型均符合要求;适当增加CnTAC乳化剂烷基链长有助于降低CnTAC乳化沥青体系油水界面张力,提高体系稳定性;CnTAC乳化剂主要以静电力稳定乳化沥青体系;当CnTAC乳化剂掺量达到15%时,C16TAC乳化沥青的稳定性最好,且在15%掺量下CnTAC乳化沥青稳定性大小排序为:C16TAC>C18TAC>C14TAC>C12TAC。(2)通过1d储存稳定性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探究了CnTAC乳化剂掺量、烷基链长对CnTAC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以此来验证MD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通过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发现增加CnTAC乳化剂烷基链长、掺量,有助于提高CnTAC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且在最优掺量4%时的储存稳定性大小排序为:C16TAC>C18TAC>C14TAC>C12TAC;通过DSC分析发现CnTAC乳化沥青在4%掺量下的吸热量最小,即在此掺量下CnTAC乳化沥青热稳定性最好;在最优掺量下,CnTAC乳化沥青的吸热量随CnTAC乳化剂烷基链长增加而减小,说明增加CnTAC乳化剂烷基链长有助于提高CnTAC乳化沥青的热稳定性,其热稳定性大小排序为:C16TAC>C18TAC>C14TAC>C12TAC;通过灰色关联分析,验证了研究内容(1)中MD的分析结果,其中以MD中扩散系数与试验中1d储存稳定性的关联性最好。(3)通过MD构建了CnTAC乳化沥青/集料的层结构模型,通过动力学计算后得到的CnTAC乳化沥青相对浓度分布(CP)变化、扩散系数(MSD)和粘附能研究了CnTAC乳化剂烷基链长对CnTAC乳化沥青破乳的影响,并采用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验证MD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通过MD计算发现增加CnTAC乳化剂烷基链长,使得CnTAC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吸附速度减慢、吸附量减少、粘附性降低,进而减缓CnTAC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破乳速度;通过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发现CnTAC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随CnTAC乳化剂烷基链长增加而变缓,其结果MD结果一致,即在酸性集料Si O2表面的破乳时间大小排序为:C16TAC>C18TAC>C14TAC>C12TAC,在碱性集料CaCO3表面的破乳时间大小排序为:C18TAC>C16TAC>C14TAC>C12TAC;通过MD和破乳速度试验发现,由于碱性集料(CaCO3)表面带有负电荷与CnTAC乳化沥青中的CnTAC乳化剂存在较大的静电作用,同时CnTAC乳化沥青在酸性环境下更为稳定,因此CnTAC乳化沥青在酸性集料(Si O2)的破乳速度整体慢于在碱性集料(CaCO3)中的破乳速度。
其他文献
岩溶化边坡是我国西南地区常见的边坡,受水体溶蚀作用,坡体内部节理裂隙、溶洞等发育,加之溶洞内部易充填水体和边坡软土碎石等影响,与非可溶性边坡相比,岩溶化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失稳破坏。本文针对岩溶化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岩溶边坡失稳破坏机理等不明确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应用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岩溶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特征、溶洞及边坡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岩溶边
从人工驾驶到无人驾驶,车辆的性能和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是高速公路120km/h的最高设计速度已有70余年未有改变,路不适应车的问题已然出现。为了满足目前车辆性能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本论文在借鉴了德国、法国和美国高速公路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超高速公路的概念及确定了最高设计速度,以满足当下车辆的性能及为将来实现不限速高速公路奠定基础。基于最不利车型参数,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ADAMS仿真等手段,对超
近年来,随着抗凝冰沥青路面的广泛应用,研究者们对抗凝冰材料的开发以及抗凝冰材料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针对蓄盐类抗凝冰材料掺入沥青后对沥青胶浆性能影响的研究相对不足。沥青与填料经交互作用形成的沥青胶浆决定了沥青混合料的结构,也影响着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因此,本文针对缓释型抗凝冰剂与NaCl分别掺入70#基质沥青后,从沥青胶浆相容性、改性机理、热效应、表面形貌特征、高低温流变性能以
盐化物沥青路面是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颗粒状或粉末状的盐化物材料作为细集料或填料,在车辆荷载和毛细管压力的影响下使盐分析出,以降低路面上的冰点,解决路面结冰问题,是强化我国冬季道路养护的理想路面类型。但随着盐化物沥青路面大规模应用于实体工程,较多盐化物沥青路面出现水稳定性较差、黏附性降低相对快,融雪使用年限达不到设计要求等关键问题。本文通过相关实验,探究盐化物沥青路面衰变机理并对盐分内部扩散迁移规律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塑料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废旧塑料,如果不能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将会成为一种“白色污染”,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恶劣的环境影响。为了践行“节能环保,变废为宝”的理念,本文将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并加工制备成改性剂,应用到道路工程领域。针对路面常见病害问题,将废旧塑料用以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项路用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对废旧塑料改性剂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分析
近年来,随着西藏沥青路面交通日益繁重,同时在藏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作用下,藏区沥青路面相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为确保西藏普通公路的安全舒适性,本文依托西藏沥青路面养护项目,基于西藏环境特点、公路线形和病害诱因等因素,对超薄罩面技术在西藏普通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西藏环境特点和沥青路面路况调研并结合超薄罩面设计要点,对藏区超薄罩面设计注意要素进行分析;其次,对西藏路面典型病害及成因进行
沥青路面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在气温、太阳辐射和空气对流等因素的影响下,路面结构内会产生温度场。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温度变化会引起温度变形,当温度变形无法得到释放时,会形成温度应力,进而影响沥青路面服役性能,比如降温时会产生温缩裂缝。此外,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候环境差异大,不同地区沥青路面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而且由于环境复杂,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因素也较多。因此,有必要
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推进政务大数据的共享与开放,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题。本文在分析各地政务大数据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政务大数据建设的共享与融合难题,总结了政务大数据的特征和设计模型,借鉴美国联邦企业架构数据参考模型(FEA-DRM),提出了按照知识图谱算法进行政务大数据融合建设的框架,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拟合了政务大数据的融合过程,最后对政务大数据的机制建设提出了建议。该模型和框架对各
近年来,公路养护事业不断发展,养护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山区普通公路预防养护技术的应用也与日俱增。但山区普通公路预防养护技术实施效果差异较大,而且对预防养护技术施工后的长期跟踪较少。为了有效提升山区普通公路预防养护技术实施水平,本文在总结山区普通公路典型特征和山区预防养护技术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性、经济性以及环境影响性三方面对山区预防养护技术路面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分析山区技术存在的不足
磷石膏是湿法制备磷酸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每生产1吨磷酸会产生5吨左右的磷石膏废渣。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磷石膏年产量约为7600万吨,其堆积量已超5亿吨,磷石膏的大量堆积不仅会占用土地资源,而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然而目前我国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不足40%。因此对于磷石膏废渣的高效利用化问题亟待解决。把磷石膏废渣大体量应用于道路基层及底基层的建设中不仅可以解决磷石膏的堆积问题,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