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被排放进入环境,已经有部分物质被检测出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逐渐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竹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剂,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分布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本文选取两种颗粒竹炭吸附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两种竹炭进行了氮气吸附等温线的表征,以分析竹炭的比表面积、孔容积以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两种竹炭都是以微孔组成为主,经过活化的竹炭比表面积、孔容积都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分布结构。采用续批实验,研究了两种竹炭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通过考察不同的实验条件,包括吸附时间、初始DBP浓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腐殖酸浓度和温度等,评价各因素对颗粒竹炭去除DBP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对DBP的去除率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呈现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随着初始DBP浓度的增大,竹炭对DBP的去除率不断降低,分别从85.2%降低到61.3%和97.9%降低到94.1%。溶液pH的升高会降低BC1和BC2对DBP的去除率,最大的去除率发生在溶液pH=3时,两种竹炭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90.2%和98.1%。离子强度对吸附DBP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去除率也不断提高。腐殖酸的存在会稍微降低对DBP的去除率。温度的升高也会降低竹炭对DBP的去除率。以吸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竹炭对DBP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竹炭对水溶液中DBP的吸附过程可以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来描述,DBP在竹炭上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和放热的;两种竹炭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竹炭作为一种可行的、低成本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应用于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