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彻底、温室生物质发酵增温补气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温室生产常见农业废弃物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容重(Bulk Density,BD)、碳氮比(Carbon Nitrogen ratio,C/N)、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MC)及温度等发酵参数耦合对温室生物质发酵综合利用的调控效应研究,共设置4次发酵试验(2批次中试发酵试验与2批次田间规模化规模发酵试验)。
【基金项目】
: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编号:CARS-23-C05);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9TSLNY01-01); 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项目(编号:NYKJ-2020-YL-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彻底、温室生物质发酵增温补气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温室生产常见农业废弃物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容重(Bulk Density,BD)、碳氮比(Carbon Nitrogen ratio,C/N)、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MC)及温度等发酵参数耦合对温室生物质发酵综合利用的调控效应研究,共设置4次发酵试验(2批次中试发酵试验与2批次田间规模化规模发酵试验)。其中。2018年夏季(2018S)为田间规模化试验,以牛粪、菇渣为发酵原料,确定发酵过程中物化参数与产热产气特性的变化及关系并筛选主要发酵参数;2019年夏季(2019S)和2020年秋季(2020F)均为中试试验,以容重、碳氮比及含水率为试验因素,采用三元二次响应面中心点组合设计,每次试验均23个处理,探究不同发酵参数组合对生物质发酵的综合影响与应用效果;2020年冬季(2020W)为田间规模化试验,以玉米秸秆、番茄秸秆、牛粪为原料,以中试试验所得最优区间调控发酵参数,按不同体积比混合发酵,共3个处理,探究不同物料配比的发酵酿热产气效果及温室应用验证。试验测定分析了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降解率、累积积温、热能转化率、产热速率、反应速率、含水率、碳氮比、CO2、NH3、CH4、N2O产量、温度、湿度等指标。利用典型性分析确定发酵酿热产气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综合评判法对主要因素耦合下生物质发酵酿热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评价结果构建多参数耦合下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参数及其耦合效应对生物质综合发酵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寻优,得到最适参数调控方案,在温室生产应用并验证其加温补气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18S,通过典型相关性分析研究物化特性与酿热特性的相关关系,总有机碳降解率与水分和堆温呈高度负相关。总有机碳降解率与日积温和日产热量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O2日排放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甲烷与氨气排放规律与CO2类似,氧化亚氮则相反,呈先降后升趋势,水分与CO2高度正相关,与N2O高度负相关。水分、碳氮比和温度是发酵酿热产气的主要影响因素。(2)在热量输入部分,在2019S,水分与容重对有机质降解产热均具有抑制作用;在2020F中水平容重有机质降解产热效果最佳,碳氮比具有抑制作用。在热量输出部分,在2019S,增加容重或降低水分,热量平衡向通风显热移动,降低蒸发潜热;在2020F,降低碳氮比,热量平衡向显热移动。在2019S,容重对反应速率有抑制作用;水分有促进作用。2020F反应速率响应规律与2019S类似。在2019S,容重对NH3、N2O、CH4、CO2有抑制作用,水分对N2O和CH4存在促进作用。在2020F,高容重低含水率可降低NH3、N2O和CH4的排放。增大水分,降低容重,可提高CO2产量。(3)利用层次分析法对2019S与2020F批次试验进行主观赋权,利用熵权法获得客观权重,基于博弈论原理获得2019S组合权重依次为:产热速率(0.315)>热能转化率(0.287)>总有机碳降解率(0.2360)>累积积温(0.163),2020F组合权重依次为:热能转化率(0.320)>产热速率(0.316)>总有机碳降解率(0.260)>累积积温(0.104)。使用TOPSIS法对两批次试验酿热效果进行综合评价;2019S,T21处理(0,0,0)评价值最高,而T1处理(1,1,1)的评价值最低;2020F,T12处理(0,0,1.68)评价值最高,而T1处理(-1.68,0,0)评价值最低。(4)构建2019S、2020F的生物质发酵酿热综合效果多参数耦合模型,F值分别为6.658,6.234,拟合效果较好,能表示发酵参数对发酵酿热的影响。单因素效应中,2019S的发酵酿热综合评分与碳氮比呈近线性关系,与容重和含水率呈开口向下抛物线。2020F,容重与发酿热综合效果呈凸形抛物线关系,碳氮比和含水率则呈凹形抛物线。2019S,容重与含水率存在负交互效应,2020F三因素间存在正交互作用。2019S,容重、碳氮比、含水率的最优区间为:0.074~0.086 g·cm-3、35.61~38.41、0.52~0.70。2020F,最优区间为:0.108~0.111 g·cm-3、21.59~38.41、0.65~0.70。(5)酿热效果验证中,试验温室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提高5.78℃、16.17℃。典型晴天时提高试验温室平均气温6.44℃。试验温室可提高CO2浓度2099.09 mg.m-3。生物质发酵酿热产气系统可一定程度提高大跨度非对称大棚性能,具有良好加温补气效果。玉米秸秆与牛粪体积比为2:1时,酿热产气效果最佳。玉米秸秆发酵效果优于番茄秸秆,增大秸秆比例可促进发酵进程。
其他文献
露天采矿造成规模和数量巨大的弃土弃渣排土场,成为矿区独特显著的地貌景观之一。平台-边坡系统是排土场的基本地貌单元,平台经车辆反复碾压导致土表致密、平坦,边坡坡面陡峭,结构松散易蚀。排土场平台径流汇集量大且急促,常常导致边坡发生细沟甚至剧烈的切沟侵蚀,造成矿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退化,但目前关于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的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仍十分薄弱。研究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侵蚀演化过程和侵蚀产沙规律,
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不断加剧,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其中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和流域径流输沙变化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因此,针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开展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搜集获取纸坊沟流域1938-2020年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流域出口水文站实测降雨、径流、输沙等数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扰动地面和弃土弃渣工程堆积体,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破坏、景观破损与人为水土流失。众所周知,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对环境危害的程度明显大于农耕地,相比其土壤侵蚀也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成为目前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之一。一般情况下工程堆积体在短时间内搬运处置难度较大,亟需采取快速的防护措施,在其坡面种植草被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手段
植物功能性状是显著影响植物体定植、存活、生长和死亡的一系列植物属性,能够反映植物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植物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反映了植物在资源获取与分配中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内陆盐沼湿地是一种生态水文过程特殊、环境高度异质的湿地生态系统,赖草(Leymus secalinus)是广泛分布于内陆盐沼湿地的多年生根茎型禾草,对赖草资源配置及功能性状权衡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盐生植物在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必须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幼儿园课程的质的规定性,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取向,符合幼儿发展及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且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必须系统化。构建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目的是克服当今幼儿生命成长与自然的区隔。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凸显的是幼儿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自然品性,强调回归自然、尊重生命、贴近生活和释放灵性。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应从"情""行""力"三方面进行实践,具体表现为
太阳诱导叶绿素荧光(Sun-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是光合作用的伴生产物,与基于反射率的植被指数相比,它能够提供更加直观反映与植被光合作用相关的信息,为光合固碳提供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测量方式。通过近红外波段(Near-infrared Reflectance,NIRT)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
本文研究一类Holling Ⅱ型Rosenzweig-MacArthur捕食者-食饵扩散模型的动力学性态.首先,对于常微分方程模型,分析平衡点的稳定性,且以狩猎捕食者的死亡率与食饵的净增长率之比为分支参数,给出Hopf分支存在的条件.其次,对于弱耦合反应扩散模型,分析正平衡点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会产生Turing不稳定性,并在正常数平衡点不稳定的情形利用不动点指标理论建立非常数正解的存在性.然后,
本文研究带双曲正切功能反应和恐惧因子的Rosenzweig-MacArthur捕食者-食饵扩散模型的动力学性态.对于局部系统,给出平衡点的细致分类、分支分析并讨论极限环的存在性.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没有恐惧因子的情形下,系统出现双稳现象.这表明捕食者的捕获效率比食饵对捕食者的恐惧更能稳定系统.对于反应扩散系统,我们考虑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正平衡点和分支周期解的Turing不稳定性、Hopf分支的
现阶段,由于全国各地水资源重度紧缺,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导致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过度开发地下水不但会打破生态平衡,而且会严重威胁到百姓健康用水问题和工农业发展问题,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衡量地下水储量并控制地下水开发对社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是刻不容缓的,本文以现有的相关研究为基石,选取了泾惠渠灌区展开地下水开采量管理控制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划分了研究区地下水控
随着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减轻农业作业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为提高农业机械行驶或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安全预警和避障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适用于农业机械的安全预警模型精度较低以及单一传感器获取障碍物信息不全面的问题,以欧豹4040型拖拉机为研究平台,搭载激光雷达、摄像头、北斗导航设备和前轮转角传感器等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