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培养未来合格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而现今的事实是,职校生的生源质量每况愈下,职校教师与学习基础差、素质欠佳的学生打交道,作为在中等职业学校任教10余年和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一线教师,甚感班主任辛苦,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辛苦。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20世纪70年代Bandura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现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Bandura自我效能感理论,班主任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仅可以预测班主任对教育工作投入的兴趣和动机,影响班主任本身经营班级的能力的表现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影响班主任有效经营班级的关键因素。进而直接影响到班级教与学互动过程效能的最大发挥及学生的学业成就及身心全面的发展,成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因此深入调查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自我效能感之现状,分析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效能感的相关因素,进而探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效能感的有效策略和培养途径。对于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采用本人制定的班主任自我效能感问卷,对200名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并结合对一所学校班主任的访谈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就研究结果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试图更好的探究中职班主任这一特殊的群体。 第一章:主要是包括研究缘由与动机、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限定、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二章:主要包括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班主任与班主任研究、Bandura与自我效能感研究、班主任与班主任自我效能感。第三章:问卷分析,主要包括问卷编制与发放、问卷分析概述、班主任自我效能感基本情况分析、班主任自我效能感十个组成板块之间的比较分析、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四个纬度的交叉分析、典型高分和典型低分效能感分析。第四章总结包括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探究、提高中职班主任自我效能感途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