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皮质脊髓束损伤临床预后的应用研究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病灶区扩散张量参数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症状轻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同时采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探讨皮质脊髓束损伤评分与患者临床症状轻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旨在能够早期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不同时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常规头颅MRI扫描及全脑DTI图像采集,分别测量梗死病灶区和镜像对应区的ADC、FA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相对FA值(rFA)及FA值降低百分比(dFA),并应用DTT技术进行双侧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判断皮质脊髓束受损程度及评分。观察ADC、FA、rADC、rFA、dFA值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分析rADC、rFA、皮质脊髓束损伤评分与首次检查前NIHSS评分和发病后30天、90天ADL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①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梗死病灶区FA值呈降低趋势,ADC值呈增高趋势,不同时期梗死病灶区FA值与镜像对应区FA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亚急性期梗死病灶区ADC值与镜像对应区ADC值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期梗死病灶区ADC值与镜像对应区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梗死病灶rFA进行性降低,dFA值进行性升高,rADC值缓慢逐渐升高,急性期与慢性期梗死病灶rFA、d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与慢性期、亚急性期与慢性期病梗死灶区r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梗死病灶区rADC、rFA值与检查前NIHSS评分、发病后30天、90天ADL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皮质脊髓束损伤评分与患者检查前NIHSS评分、发病后30天、90天ADL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537,0.716,0.777,P<0.05)。结论:1).DTI 定量参数 FA、ADC值在梗死病灶不同时期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能够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改变情况。2).梗死病灶rFA、rADC值不能预测患者的临床预后和运动功能受损情况,需要考虑梗死病灶部位、大小等因素的影响。3).DTT皮质脊髓束损伤评分可以作为早期判断患者临床预后和运动功能损伤情况的客观指标之一。第二部分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的初步研究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的时间演变过程,探讨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扩散张量参数值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及恢复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分别于发病14天内和发病后30天、90天进行三次常规头颅MRI扫描及全脑DTI图像采集,测量双侧皮质脊髓束走行区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底的ADC、FA值,计算感兴趣区的相对ADC值(rADC)和相对FA值(rFA)。所有患者进行首次检查前NIHSS评分和发病后30天、90天ADL评分,分析不同时间点皮质脊髓束感兴趣区rFA值与患者相应神经运动功能评分的关系。结果:①脑梗死发病后平均5天左右检测到梗死侧皮质脊髓束FA值降低,首次检查、30天和90天复查时梗死侧大脑脚底平均FA值较对应侧分别降低9.90%,23.7%,20.7%;梗死侧内囊后肢平均FA值较对应侧分别降低9.40%,14.9%,19.6%。②梗死侧内囊后肢FA值随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而大脑脚底FA值在发病30天内显著降低,30天~90天轻度上升保持相对稳定,但梗死侧FA值始终低于对应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侧内囊后肢、大脑脚底ADC值随时间延长而轻度升高,但梗死侧与对应侧ADC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③患者脑梗死发病30天后内囊后肢、大脑脚底rFA值与ADL-1评分均存在负相关性(r=-0.500,-0.668,P<0.05)。结论:1).DTI能够在脑梗死发病后平均5天左右检测出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是早期监测脑白质微观结构改变的敏感方法。2).DTI定量参数ADC、FA值可以反映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轴突崩解、髓鞘脱失等动态病理变化,具有高度刻板的演变过程。3).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rFA值有助于评估患者脑梗死后30天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对临床康复策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