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保护民族文化丰富资源的需要,又是中华民族在日益开放、世界一体化的今天独立于世界各国的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开始,在幼儿阶段学习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启蒙教育,意义重大。当前幼儿园实践中,经典诵读活动有一定程度开展,但是存在问题较多: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不能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水平;采用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保守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忽视幼儿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等等。鉴于此,加强对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教育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对已有经验的梳理、归纳,得出一些有普遍价值的教育思想,指导实践活动。本研究分析经典诵读涵义、发展历程,讨论经典诵读作用和意义,在对中华文化经典范畴等方面考察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探索经典诵读的价值和方法,达到科学认识经典诵读的目的。一方面认识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看到经典诵读教育的不足和缺陷,避免盲目推崇、鼓吹,为幼儿经典诵读找到合理的理论支持。对现行开展的经典诵读进行客观认识评价,找到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和推动经典诵读健康发展。本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区别经典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等概念的相同与相异,客观认识经典诵读。回顾经典诵读的发展过程,了解历史上的读经与现今经典诵读活动的差异。最初的读经更多是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养成基本的生活常规。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读经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成为主要内容,引起当时进步人士的反对。九十年代,台中师大王财贵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提倡儿童诵读文化经典。“读经热”由此开始,备受争议,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经典诵读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得出启示,经典诵读是幼儿教育的有益补充,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选择内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第二部分分析经典诵读的价值与方法,揭示幼儿诵读经典的积极意义。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发展幼儿的倾听、表达、前阅读、前书写能力;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尊敬师长,与人友好相处,勤奋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感受作品语言美、意境美、人文精神美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提高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发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把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髓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发芽。第三部分针对当前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情况,探讨教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学习经典诵读法,熏陶经典诵读法,以及幼儿园常用的语言教育活动方式:语游经典诵读法、谈话经典诵读法、讲述经典诵读法、阅读经典诵读法。重点分析学习经典诵读法,从教学活动诵读、个体自主诵读、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诵读三方面展开讨论。熏陶经典诵读法依靠教育环境熏陶、家庭环境熏陶、社会环境熏陶三方合作,共同打造适合幼儿学习的经典诵读环境,为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