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儒家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尤其是人们注重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何从儒家荣辱观中发掘有价值的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先秦儒家荣辱观依据当时的社会性质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着眼于现实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既融入了“养民知耻”、“礼义廉耻”等传统耻感文化精神,又把“荣誉”与“耻辱”对应起来,在具体内涵上突破了传统耻感文化道德自律的局限,从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高度来发掘荣辱对于社会、政治和人生的意义,重视自律和他律的辩证统一,拓展了传统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先秦儒家荣辱观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先秦儒家荣辱观形成,经历一个不断深化和理论系统的阶段。孔子荣辱思想丰富,提出以仁礼为核心的荣辱思想。孔子十分强调人要有耻感,较早把荣辱观与人格教育联系起来,培养“行己有耻”的士君子成为孔子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整理古代典籍,以六艺为教,其荣辱思想渗透在六经之中,从而丰富我国传统荣辱文化资源。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荣辱思想,将仁与义联系起来,并对荣辱的标准作了界定,以仁为荣,以不仁为辱。孟子特别强调耻感之于人的意义,认为“羞耻心”是人的本心,是“四端”之一,是人的内在规定性,这是其高明之处,也是孟子荣辱观的独特贡献。到了荀子,继承孔孟荣辱思想,将荣辱与礼义联系起来,强调荣辱之分,重在把荣辱外在化,从重视个体人的内在耻感转向强调社会外在的荣辱感,其荣辱观是与社会政治的治乱密切相关,治则荣,乱则辱。荀子对荣辱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荣辱进行了层次分类和内涵的界定,指出荣辱的本质是区分义利关系,突出荣辱教化在治国中的重要意义,为“大一统”国家政权的建立奠定思想基础。至此,先秦儒家荣辱观达到系统成熟阶段。
先秦儒家“义以为上”荣辱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特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先秦儒家严于义利荣辱之分,其根本之处在于人在面临义利荣辱发生冲突之时如何选择的问题,在于使人明确荣辱的分别,指出荣辱与否惟义,主张先义后利为荣,先利后义为辱。通过义之内外之辨、义利先后之辨、贫富之辨等荣辱与义利关系的辨析中对先秦儒家荣辱观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较深入的阐释和挖掘,集中展示先秦儒家道义至上的荣辱思想。之所以要使人明确荣辱的分别,正是因为荣辱对于个人、国家和社会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种坚持“义以为上”的荣辱观,视成仁取义为人生的最高目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不仅对儒家理想人格生成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关涉政治、社会层面,是为政治国之端,也是淳化风俗之本。其要在于同人心,化民俗,扬善惩恶,明确荣辱乃是古代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之一,荣辱之道实为治国之道,荣辱与国家的强弱、安危、治乱密不可分。
先秦儒家荣辱观教育具有独特的化育机制,体现为“合内外之道”。从个体道德修养而言,先秦儒家荣辱观教育包括荣誉感教育和耻感教育,既教人以荣誉感,培育人对荣誉的追求,励志敦行,使人不断向善;又教人知耻改过,禁之以恶,使人改过迁善。就社会教化形式而言,先秦儒家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形成以六艺之教为代表的传统社会教化方式,成为荣辱观教育的主要渠道;以祭祀为实质的神道设教在民间传播为主,适应民间社会的需要,成为社会教化辅助形式。由此形成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祭祀教育构成的荣辱观教育体系,对人们的荣辱观养成起到了强大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儒家的荣辱观。先秦儒家荣辱观虽然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其强调义利先后之辨,突出“义以为上”的荣辱价值取向,注重自我教育与社会教化相结合的荣辱观教育方法,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积极意义和借鉴作用。今天我们在大力弘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之时,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化。
论文以先秦儒家荣辱观合理性为问题核心,突出“荣辱观”在先秦儒家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线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以先秦儒家经典文本为依据,吸取现有研究成果,通过扎实的文献分析,从天人伦、人性论及方法论等方面探讨先秦儒家荣辱观发生的理论依据,从发生学意义上揭示了先秦儒家荣辱观形成的理论根源;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先秦儒家三个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之间荣辱思想的异同、继承与发展,对先秦儒家荣辱观的重要观点进行述评,注重先秦儒家荣辱观不同阶段的特征,较好把握了先秦儒家荣辱观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先秦儒家荣辱观的逻辑构成,从整体上对先秦儒家荣辱观的形成根源、理论依据、基本内容、价值维度、社会功能及化育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深入挖掘和肯定了儒家荣辱观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结合思想教育的角度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