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综合性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功能于一体,是社会医疗卫生服务最主要的提供者之一。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确保医院顺利运转,提供有效服务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各种保障制度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意识得到极大提升。但卫生人力资源的有限供给和不断拓展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又加剧了这一矛盾。特别是综合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内部人力资源失衡现象更显著,一方面医护人员绝对数量不足,劳动压力和负荷过大,而行管后勤等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综合医院人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过渡进展缓慢,医院内同岗不同责、同工不同酬等普遍存在。这些情况带来了医疗安全隐患,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当前卫生人力资源科学配置已经引起医院管理者的普遍重视。尽管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方兴未艾,但相关行业标准相对滞后,通过床工比等进行测算的老标准、老办法已明显不适用。真正可供指导医院实践,管用好用的方法不多,成为掣肘医院管理的短板。本研究从医院内部管理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综合医院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并探索出一种能够符合医院实际、易于操作掌握、方便动态调整的综合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方法,并对有关标准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现场调研、专家访谈、集中分析等的方法,分析我国医院医疗服务及卫生人力的基本情况;利用北京地区人口和医疗卫生基本统计数据分析北京市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情况和医疗服务能力效率;采用灰色预测法进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系统分析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寻找合理可行的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标准;重点是以某总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岗位(目标)负荷均衡法开展整体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编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北京市卫生服务需求逐年递增,且未来将进一步持续增加。门诊及住院服务量增长速度超过卫生人力增长速度,综合医院医疗服务供给能力面临挑战。预测到2021年,北京市医院将接待5亿人次的患者,三级综合医院将接待将近1亿人次患者,相应的,医师的年均接待患者人次将进一步增加。2.北京市千人口床位数、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持续升高,且高于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将会达到每千人口14床左右,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同样是有所增加的,但目前实际情况是,千人口医师数及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将会逐年降低。3.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床位增加强度小于全市所有医院的总体水平,但工作效率仍将不断提升。三级综合医院病床使用率将在2017年突破100%,而全市病床使用率2021年才能接近100%。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日将持续下降,预计到2020年三级综合医院将降到8日左右,而二级住院日将保持14天左右水平。4.北京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床工比、人员构成比等已发生明显变化。根据以往的综合医院组编制原则,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床工比已高达1:2.3,床护比也已达到1:0.884。各类人员构成中,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已超过80%,其中医师占比达到27.1%,护士38.5%,管理和后勤人员占比合计不足15%。5.采用岗位(目标)负荷均衡法对某总医院人力资源配置进行研究,某总医院2013年应配置各类卫生人员2620人,其中执业医师755人、注册护士994人、药师93人、技师167人、工程技术人员61人、管理人员109人。并提出应结合教学培训任务对“四生”进行人力折算,对医院工勤技能人员现状进行客观评价。6.明确了使用岗位(目标)负荷均衡法进行综合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注意事项,强调配置方案应坚持从医院自身实际出发,与医院规划、计划目标一致并动态调整,倡导对各类方法工具的综合运用,并要参考同地区同级别医院的总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