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目前还是存在一些异常棘手的紧迫性的问题等待我们从思想和理论上的解答。如何更好地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就是社会主义内部“资本逻辑”的问题,即后发式(外源型)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控制资本,化解资本运作过程中的负效应问题。于是,如何更好的利用和驾驭资本,协调好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掌握“资本逻辑”等等,就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难题。只有更好的利用和驾驭资本,才能够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真正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界对于现代化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是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视野,这些角度的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是并没有揭示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难题的症结所在。其原因在于没有真正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深入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本论文由引言和五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全面阐述了该论文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部分从学界对现代化的四种理解总结出现代化的内涵,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的迈进过程,是生产力和科技快速发展,人类的制度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变革过程。现代化分为先发(内源)现代化和后发(外源)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化的理解是和资本开启全球化的进程联系在一起的。第二部分再现了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发展过程,历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经过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进入了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第三部分指出中国现代化具备的三个优势,制度优势即社会主义制度、资源优势即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后发优势即后发现代化。第四部分讲述了中国现代化存在的四个难题,即工具理性的膨胀,意义价值的失落、科技主义盛行,环境生态失衡、资本逻辑和社会主义冲突、现代性问题的纠缠。第五部分针对中国现代化四个难题,提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即克服工具理性的负面效应,关注人文家园的营建、克服科技主义消极影响,化解环境和生态危机、掌握“资本逻辑”,使资本市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反思“现代性问题”,完成中国现代化的“三级两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