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道士》是十八世纪末英国著名小说家马修·刘易斯19岁时创作的一部哥特式小说。小说一经问世,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两百多年来,这部小说始终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哥特式小说研究热持续升温,有关《修道士》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西方学者主要集中于对该小说美学、心理学和意识形态层面的研究,对作品中的戏仿手法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仅有的评论也只是零星地出现在詹姆士·瓦特和戴维·庞特的对哥特小说的评述中。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修道士》戏仿手法的运用入手,从多个角度系统阐述该作品对早期哥特式小说的继承和颠覆。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论。
引言部分介绍了马修·刘易斯的生平、文学成就及文学地位,综述了对刘易斯及其《修道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戏仿理论及其功能进行了归纳。
第一章阐述了“恐怖”对“恐惧”的戏仿。安·拉德克里夫《尤多夫的秘密》尽管有对哥特式环境、强盗以及魔鬼的描写,但其所引发的恐惧均源自于人物内心虚幻的想象;而在《修道士》中,刘易斯借助了前者的所有题材和形式,但他的哥特式的环境是恐怖的,强盗是凶残的,魔鬼是真实的,从而实现了对拉德克里夫作品中恐惧的颠覆。
第二章论述刘易斯“感官刺激”对“心理感应”的戏仿。在《尤多夫的秘密》中,安·拉德克里夫对于性、乱伦以及凶杀等场面均采用白描或者暗示的手法,以此体现人物焦虑和不安的内心世界,而《修道士》则通过“录像式”的手法对这些题材进行赤裸裸的渲染,以便达到感官刺激和引起轰动的效应。
第三章则探讨了刘易斯“未解释的超自然”写作模式对安·拉德克里夫“解释的超自然”写作模式的戏仿。在《尤多夫的秘密》中,前部分出现的所有超自然现象在小说的末尾均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所谓的超自然现象纯属子虚乌有、一场虚惊;刘易斯在《修道士》中一方面模仿这种写作模式,结尾却给出超自然的解释,从而实现了对该模式的颠覆;另一方面他又大肆渲染描写真实存在的鬼怪幽灵、妖术魔法,而结尾却不给予任何解释,从而创造出崭新的“未解释的超自然”写作模式,以便更利于进一步制造其“恐怖”气氛,强化“感官刺激”效果。
结论部分指出,通过戏仿手法的运用,《修道士》在继承早期哥特式小说传统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颠覆和创新,进一步开拓了哥特式小说的审美空间,并为哥特式小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注意的是,《修道士》更多地关注暴力、性压迫和天主教的虚伪与腐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为读者了解十八世纪的英国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