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的加剧,新技术出现和更替速度的加快,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地区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动力和源泉。依靠单个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R&D)活动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缺陷日益凸现,许多企业或组织都在寻找新的创新资源和加快技术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合作创新方式结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企业、大学以及科研院所是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资源互补性使得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成为必然选择。从国家角度,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组成的研发联盟——产学研联盟又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推动国家技术创新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产学研联盟问题多年来一直成为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尽管如此,目前我国产学研联盟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产学研联盟无论在数量上、联盟关系紧密程度上,还是新技术的产出数量上都远低于它们实际能达到的水平。这其中有政府政策、人们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自身的原因。但归结起来,其本质原因还是缺乏一整套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学研联盟治理机制。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产学研联盟治理机制,对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而产学研联盟治理机制中的核心机制就是利益分配机制。这是因为产学研联盟成功的关键在于各资源和能力互补的成员的有效合作。有效合作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建立合理的分配格局,如何协调联盟成员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直接关系到联盟的效率和延续。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着重以理论模型研究为主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机制设计的问题,并重点探讨了产学研联盟各成员间利益分配比例的确定。首先,本文对产学研联盟、产学研联盟可供分配的利益以及利益分配机制的概念做出比较清晰的界定。在界定的过程中,强调了产学研联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突出了企业的主体地位,这与以往“产学研合作”的概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对产学研联盟有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产学研联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产学研联盟的形成动因、合作模式、联盟风险、知识技术转移以及绩效评价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综述了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博弈论、虚拟组织理论等各种理论对上述问题的观点和结论,夯实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总结前人研究中可以提高之处。本文进而探讨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的依据、机制设计的原则,并在归纳出产学研联盟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具体合作模式下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策略问题。本文提出的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基本框架比较完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最后,在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基本框架下,本文综合采用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和统计学方面的工具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机制中的核心问题——利益分配系数,得到一系列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结论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