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湘西教育近代化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教育近代化是社会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近代化的视角探讨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湘西教育的历史进程,系统分析湘西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特征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思考,以期为当今湘西教育的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论文立足湘西区域社会的整体发展,对教育近代化进行专题研究,具体运用了历史的实证方法、历史比较法和多学科研究方法,力求全面、真实、客观地展示和评价战时湘西教育。论文由六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绪论。对论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与本论题相关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现状进行论述,交代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抗战前湘西教育历史概况。简要梳理战前湘西教育的历史过程和发展状况。  第三章:抗战时期湘西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本章详细论述了抗战时期湘西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背景、两个相互衔接的历史阶段、教育结构体系的近代化和教育管理体系的近代化。  第四章:抗战时期湘西教育近代化的原因。战时湘西教育的近代化不是孤立的,它是各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既有的历史基础、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本土人士的积极争取及内迁学校的推动是战时湘西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抗战时期湘西教育近代化特征分析。湘西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复杂的民族构成,再加上抗战的特殊历史时期,湘西教育近代化表现出突变性、外植性、涵化性及民族差异性特征。  第六章:抗战时期湘西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本章具体论述了教育近代化对湘西区域社会发展和对湘西教育自身发展两个方面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探讨其对当前湘西教育发展的启示。  小结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对民族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
其他文献
自清末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起,我国现代工业已经走过了15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几代工业人的努力,今天我们正快步走向建设新型工业化社
Al2O3/SiO2比不同的耐火材料在纯氢气气氛中在1 000℃~1 500℃的条件下测试192h.我们测定并量化了氢气对含硅材料的破坏性影响.在混合气氛和纯氢气气氛下均作了一些测试.
历史知识的普及一直是历史学发挥其自身社会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历史的普及是面向大众,面向人民,这与在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现状十分吻合,所以自从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