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多地少的中国,在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依靠征地获得了大量城市扩张所需要的土地。按照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失地农民总数将急速增长。数量上虽然庞大,但在社会结构上,失地农民仍处于弱势的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失地农民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弱,机会也会越来越少,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将持续增大。此外,失地农民不断增强的维权意识导致上访事件的大幅度增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现阶段我国因土地征收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农村全部群体性事件的比例超过65%,已成为“影响乡村甚至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和根本在于其最终出路和角色转型,也就是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由于农民本身的脆弱性,仅有保障性措施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而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关键在于有效地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相关研究显示,非正式培训对人力资本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且失地农民的非正式培训往往通过社会网络发生。基于此,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讨论失地农民非正式培训对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包括方向路径、作用效果、调节机理等,分析失地农民非正式培训的内在作用机理。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我国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方式正在经历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的转变,各地先后出台了就业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的相关政策,而非正式培训的作用在实践中被极大忽视,且现有研究还停留在初步的探索性阶段。首先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运用扎根理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特征-人力资本提升概念模型,厘清了非正式培训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机制。通过实地调研进行深度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编码分析,构建以社会网络特征-学习特征-人力资本提升为主线的理论模型,其中社会网络特征包括网络强度、网络规模、信任和沟通质量,学习特征包括学习时间与学习意愿。外部征地情境调节着失地农民社会网络与人力资本提升之间的关系,其中征地情境包括安置方式与征地区位。其次,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知识传递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本文梳理了变量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假设,紧接着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SPSS18进行数据分析。包括信度效度分析、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网络特征(沟通质量、信任、网络强度与网络规模)对人力资本的提升均有直接的正面影响,且均存在通过影响失地农民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时间,间接影响人力资本提升的中介影响。安置方式能调节信任、网络强度和网络规模与人力资本提升之间的关系,征地区位能调节网络规模、网络强度与人力资本提升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AMOS21软件对模型适配度进行验证。接着,本文对青岩刘村的失地农民、负责人进行实地访谈调研。对青岩刘村村民的社会网络特征、学习特征、征地情境与人力资本提升进行分析,证实在失地农民群体内,非正式培训对人力资本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其未来的生存发展以及下一代的培养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文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一是要从政府、居委会、失地农民出发,多主体全方位优化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特征;二是要给予失地农民发展性补偿,在保障生活的基础上,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三是要完善失地农民创业就业培训体系,推动非正式培训的发展;四是要聚焦优势产业发展,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