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引发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目前,欧、美、亚、非等世界各大洲均有流感的发生,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呼吸道传染病。尤其甲型H1N1和H5N1亚型流感目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目前对于流感病毒的研究集中在其自然条件下的生态分布,在动物群体中的循环,溯源问题和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围绕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猪、鼠兔中的感染状况进行,取得以下实验结果:检测了2000年至2008年从浙江省各地228个非免疫猪场采集的全日龄猪血清共计11250份,进行了H1至H13共13个流感亚型的血清学调查。其中H1亚型抗体阳性率4.84%,场阳性率39.47%;H3亚型阳性率0.19%,场阳性率5.26%,其它亚型阳性率从0至0.09%不等。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猪场存在的流感病毒主要流行亚型为H1和H3。其中部分血清对H5/H6/H7/H9亚型血凝抑制效价达到23,临床判断为阴性,但这说明猪群可能感染过这些亚型的流感病毒并在猪群中流行过。从2000年至2008年H1亚型抗体变化趋势看,流感的感染率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出现了2006年和2001年两个峰值,血清H1亚型抗体阳性率最高,结合中国在这两年中的两次全国范围猪病疫情,推测出现了两次猪流感H1亚型的流行。
本研究从青海鸟岛,尕日拉,深河口,黑马河和泉湾采集82份鼠兔血清,进行了H1-H13共13种亚型的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检测到H1和H5两种抗体,而且存在两种抗体共存的现象,阳性率为8.54%。其中H1单一阳性率23.17%,H5单一阳性率3.66%。说明鼠兔中至少存在此两种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2008年从浙江金华分离到一株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Jinhua/0801/2008(H9N2),HA基因的裂解位点为PAVSSR/GL,无多个连续性的碱性氨基酸插入,属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基因特性,受体结合位点为183H,190E,226Q,227Q,228G。与韩国2004年从猪及鸡中分离的毒株一致,具有禽源流感的特征。NA基因与韩国2004年的猪流感分离株同源性较高,在颈部无缺失,与其所在分支G9-like特点一致。除NP基因外,其它基因均与韩国毒株遗传距离很近,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可能来自相同的祖先。
自2007年4月至今,我们已先后从青海鸟岛、深河口、尕日拉、泉湾和黑马河等地的野生鼠兔中分离到5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扩增了5株鼠兔分离毒的全部片段,分别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已发表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进化树。结果表明:A/pika/BI/07毒株与SHK、GRL、QW以及HMH毒株存在较大差异,后4个毒株之间亲缘关系较近。HA序列分析显示,呈现两个进化方向,BI株属于类青海支而GRL、QW、HMH和SHK毒株属于混合/越南这一分支。推导的HA氨基酸序列分析,裂解位点均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分子特征(ERRRKKR/G),第226位氨基酸是对禽类和哺乳动物细胞均具有亲嗜性的蛋氨酸(Methionine,Met)。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在第48位氨基酸(颈部)后有20个氨基酸的缺失。BI株碱性聚合酶2的627位氨基酸是亲哺乳动物类细胞的赖氨酸(Lysine,Lys,K)。
研究了鼠兔分离毒对鸡、兔和小鼠的致病力。通过静脉接种,测定该病毒对鸡的静脉内致病指数,为2.93-3,均为高致病力毒株。鸡在感染Pika H5N1毒株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引起全身性感染,并导致感染鸡100%死亡,在各脏器的病毒滴度为1.52-6.31og10TCID50/0.1ml。感染小鼠后,除A/pika/BI/07引起小鼠体重下降、死亡外,其它四株未引起小鼠死亡。兔在攻毒后未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体温呈现一过性升高,持续2-3天,体温最高升至41℃,随后恢复正常,病毒在鼻甲骨中复制滴度1.12-1.61og10TCID50/0.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