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国家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旨在解决我国各种自然保护地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有序开展自然环境教育。将科普教育融入国家公园游憩区的游憩规划之中,发展科普旅游,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了解生态知识、感知原生态氛围的机会,还是发挥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家公园体制尚在试点期。国内还没有展开国家公园科普教育相关的研究,其他自然保护地开展科普教育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实践案例也存在诸多问题,整个保护地科普教育实践缺乏系统性,需要建立科学完整的科普教育体系。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科普教育体系框架,并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研究案例,将理论研究应用于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实际。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国家公园科普教育体系框架。将国家公园科普教育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由六大版块构成,包括科普资源、科普服务场所、科普解说系统、科普游线、科普宣传、科普活动策划;第二层次针对科普解说系统版块展开,由科普解说内容、科普解说受众、科普解说媒介、科普解说组织和科普解说反馈五要素构成。2.以本文构建的框架为指导,对神农架国家公园游憩地科普教育体系进行规划设计,设计要点如下:①将神农架国家公园游憩地的旅游资源单体逐一赋分评价,划分出特级科普旅游资源28处,优良科普旅游资源80处,普通科普旅游资源23处。②规划建设“三馆二中心四实习基地六展示地”的科普教育服务场所。“三馆”即完善神农架自然展览馆、建设大九湖湿地博物馆、完善大熊猫馆;“二中心”即建设酒壶坪与巫山垭2个宣教中心;“四实习基地”即规划建设大九湖湿地、大龙潭金丝猴、官门山地质遗迹、老君山地带性植被四个野外科普实习基地;“六展示地”即在大九湖落水孔沿线冰川遗迹与湿地植物科普展示地、金猴岭原始森林科普展示地、瞭望塔高山垂直植被带谱科普展示地、神农谷地质遗迹科普展示地、大龙潭金丝猴科普展示地和小龙潭野生动物科普展示地。③ 根据科普资源,规划科普解说内容分为六个主题,即国家公园体制主题、生态系统多样性主题、物种与基因多样性主题、景观多样性主题、地质遗迹主题、历史文化主题。科普解说媒介按人员解说与非人员解说两类进行规划,充分利用现在科学技术作为展示媒介,建立双语网站,完善现有官网及微信微博展示平台的结构及管理;根据科普资源,概括出科普解说内容及对其应景点,并规划各处景点相对应的科普媒介。规划在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设立科普宣教部门,负责园内解说内容、人员选拔、活动策划,解说媒介使用及维护等,为科普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规划建立科普反馈机制,对整个体系起到监督反馈的作用。④规划建设以木鱼镇和坪阡古镇为中心,以杉树坪东线、国道纵线及省(县)道横线构成的生态地质景观走廊为主线,以“大九湖、神农顶、官门山、老君山”为园区的“两心、三线、四园区”的整体科普旅游格局。并从生态科普专线、主题性科普专线、园区科普游线三种主题进行了设计,其中园区科普游线又针对普通游客和学生群体,设计出两条游线。⑤规划将口碑效应、大众传媒,国内外科普交流、校园科普宣传四种宣传方式作为主要宣传途径。规划编制科普书籍、报刊杂志等;拍摄科普性质的纪录片,借助各大卫视、视频客户端等免费提供观看,打破自然地域的限制,将科普受众由以到访游客为主扩展到全社会。⑥根据不同的游客群体,分别以讲座、节庆活动、中小学实践课程、高校及科研院所实习、夏令营、冬令营、演出活动共七种形式设计了不同主题的科普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