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正畸牙移动大鼠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牙槽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TIMP-2)的表达变化,研究不同的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情况,以及MMP-2、TIMP-2在牙周组织中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正畸作用力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
方法:
1.选用8周龄SD大鼠105只,随机分配法分为3组,每组35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0d组),B组为加50g力组,C组为加100g力组,其中B组及C组大鼠再随机分为5组:加力后1d,4d,7d,14d,21d组,每组7只SD大鼠。
2.实验SD大鼠分笼普通饲养,自由摄食,喂养一周后开始进行实验。大鼠麻醉,在其左侧上颌第1磨牙近中及双侧上颌中切牙的牙颈部用齿科慢速手机预备出大约0.5mm深的沟槽,选取左侧上颌第1磨牙,并以上颌左右中切牙作为支抗,固定结扎丝,镍钛拉簧施力,B组施加50g力,C组施加100g力,使左侧上颌第1磨牙向近中移动。注意每天查看加力装置,如果发现脱落要重新安置。
3.每组在加力后1d,4d,7d,14d,21d时间点分别处死7只大鼠,取加力侧上颌第1磨牙牙周组织骨块,电子天平称重量,按1ml/mg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之后将牙周组织骨块在低温状态下快速匀浆,离心机离心取其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骨组织中MMP-2及TIMP-2的含量。
4.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出加力前后各规定时间点牙槽骨组织中MMP-2及TIMP-2含量是否有变化及其变化的规律。
结果:
1.实验组大鼠牙齿正畸移动到第7天时,其左侧上颌第2磨牙与第1磨牙间均已出现间隙。到21天时实验组大鼠左侧上颌第1磨牙近中移动的间隙最明显,并且100g力牙齿移动效率低于50g力组。
2.牙槽骨MMP-2含量变化施加50g力组牙槽骨中MMP-2的含量在第4天、7天、14天明显增高,加力7天时达到高峰,7天之后开始呈下降趋势,21天左右恢复到了加力前的水平。施加100g力组牙槽骨中MMP-2的含量在加力后1天明显增高,第4天、7天、14天保持在很高浓度,21天时稍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浓度。50g力组与对照组相比,MMP-2的含量变化在加力后4天、7天、14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g力组与对照组比较,MMP-2的含量变化在加力后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50g力组与100g力组MMP-2含量组间比较,在加力后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00g力组高于50g力组(P<0.01)。
3.牙槽骨TIMP-2含量变化50g力组和100g力组牙槽骨TIMP-2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早期变化不明显,且表达强度较弱,在加力后1天TIMP-2浓度开始缓慢升高,到7天时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21天左右恢复至加力前水平。与加力之前比较,加力后4天、7天、14天时TIMP-2浓度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50g力组与对照组相比,TIMP-2的含量变化在加力后4天、7天、14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g力组与对照组比较,TIMP-2的含量变化在加力后4天、7天、14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50g力组和100g力组牙槽骨TIMP-2含量变化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4.MMP-2、TIMP-2相关性分析:50g力组牙槽骨中MMP-2、TIMP-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r=0.9425,P<0.01),100g力组牙槽骨中MMP-2、TIMP-2含量变化不成线性关系(r=0.2155,P>0.05)。
结论:
1.在50g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齿移动显示达到有效的矫治效果,且牙周组织中MMP-2、TIMP-2表达呈现显著性和规律性的变化,提示50g正畸力可引发大鼠牙周组织发生正常的生理性改建。
2.在100g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齿移动显示未达到有效的矫治效果,牙周组织中MMP-2表达变化不规律,提示100g正畸力作用于大鼠牙齿没有形成有效的牙周组织改建。
3.MMP-2、TIMP-2参与了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并发挥重要作用。
4.MMP-2、TIMP-2在适宜正畸力作用下的牙周组织改建中呈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