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生存质量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1年7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及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门诊及病房的120例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简要病史、症状、辨证分型、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HCV-RNA定量、腹部B超)、生存质量SF-36表得分等数据,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CHC患者感染途径、症状证型分布特点、生存质量特点,并对证型、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1.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途径多样化,因输血或输血制品感染者最多,占75%,表明输血或输血制品感染为HCV感染的主要途径,静脉吸毒10例占8.3%,仅次于输血传播,表明静脉吸毒传播HCV的人群逐渐增多。2.此次调查收集的CHC患者症状共有82个,症状频率较高的是身倦乏力69.2%,胁痛或不适68.3%,小便发黄51.7%,烦躁易怒47.5%,腰酸37.5%,太息36.7%,面色晦暗35.0%,口干35.0%,口渴31.7%,头晕31.7%,腹胀31.7%,口苦29.2%。其中异常情绪反应出现频率较高。舌色以红色多见,常出现紫红、暗红或有点刺或瘀斑,舌苔苔色以白色居多,苔质多腻,胖大或齿痕舌体较多见。3.本次调查的120例CHC患者中,肝郁脾虚占32.5%,湿热中阻占30.8%,肝肾阴虚占19.2%。瘀血阻络占12.5%,脾肾阳虚占5%;实证中以湿热中阻多见,虚证中以肝肾阴虚为多。4.CHC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保情况及病程有一定相关性。5.生存质量得分与ALT、AST、TBIL及HCV-RNA无相关性;除PF(生理功能)、RP(生理职能)2个维度,其他各维度得分在B超轻度、中度、重度分组中均有差异,B超轻度组得分>中度组>重度组。6.湿热中阻和肝郁脾虚型在各维度得分均高出其他3组,而瘀血阻络型在各维度得分普遍低于其他各组;各维度得分与证候积分成负向直线相关。结论:1.输血及输血制品仍是目前传播HCV的主要途径,而静脉吸毒传播逐渐增多。2.CHC病程长,症状多、杂。主要以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的症状为主,而脾肾阳虚型的症状较少见。舌象特点:舌质偏红,苔多腻,以白腻居多,舌质舌苔多干,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质紫红、暗红及有点刺或瘀斑常出现。3.CHC患者实证中以湿热中阻多见,虚证中以肝肾阴虚为多。4.CHC患者的生存质量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保情况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影响。5.生存质量与ALT、AST、TBIL及HCV-RNA无相关性;肝脏B超损伤程度越轻,生存质量状况越好;B超损伤程度越重,生存质量状况越差。6.不同证型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差异。湿热中阻和肝郁脾虚组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明显高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