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论韩少功小说中的知青经验书写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4363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少功是新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80年代初其知青小说创作使他成为炙手可热的知青文学作家。80年代中期对寻根文学的提倡和实践又使他成为“寻根文学”的发起人。尽管“寻根文学”的出现使得80年代的文学呈现出丰富、多元的价值面貌,使作为寻根作家的韩少功得到极大重视,但不能忽视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新世纪,对知青经历、知青经验的书写才是韩少功文学创作一以贯之的主线。正是因为他是一名有六年实际“插队”经历的知青作家,那一段知青岁月早已融入他的个人生命体验之中,成为了他内心深处的精神故乡和文学创作的思想资源,那段经历才会成为他时时返顾的故地,难以抛舍。
  本文以韩少功小说中的知青经验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时期知青经验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呈现的不同方式,以及呈现出的不同样貌,并以此来把握其价值与功能。本文首先对知青运动史进行梳理,并结合研究者们对韩少功知青经验书写的研究评论进行评述。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坐标,大致把韩少功小说中的知青经验书写分为四个时期:(1)1979-1982年知青视角的政治反思;(2)1983-1986年城乡关系下的知青经验书写;(3)1987-2006年心灵故土的还乡与守望;(4)2006-2018年“后知青”时代下的怀旧与再思。最后做一总结,从韩少功知青经验书写的优长与超越、意义与启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以上研究,以期对韩少功知青经验书写有较为全面、准确的把握与诠释。
其他文献
心理育人既是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种育人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念和实践是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心理育人模式。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式将心理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
学位
抽象行政行为并非正式法律概念,而只是学术用语。所谓抽象行政行为,笔者认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对广泛的、不特定的相对人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而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范围仅限于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使抽象行政行为一开始就被完
江泽民从世界多样性与相互依存的思想出发,对当今国际形势多极化及表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新型安全观进行了科学、客观分析和思考,并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思想.该文结合十几年来中国外交实践的伟大成果,着重论述江泽民的外交思想,并与邓小平外交思想相比较,总结出江泽民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和新发展.
学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主渠道,其历来受到党和政府及各级学校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其主体和对象都是人,目的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本身就体现了对人的关注,对人的重视。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
学位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党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使抽象深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为普通大众容易接受的形式,普及并落实到基层,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学得懂”,是需要在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从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目的出发,以对比分析法概述了当前的研究状况
学位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发展,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写入了党章。因此,在新时期研究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以使我们党更加兴旺发达,更好地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运
学位
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日益恶化,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这种现实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从生态哲学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进行新的研究,发掘其当代价值,有着深远的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但他们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本文从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入手,梳理其生态哲学思想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阐明其生态思想的本质特点,
学位
裘帕·拉希莉是当代著名的印裔美籍小说家,她的作品大多是关于印度移民在美国创建新生活、构建新家园的故事。小说着眼于美国印裔移民对家园意识和文化身份认同的探索,对家园和归属感的追寻是其主要的表现内容,也是其共同主题。她笔下的人物由于身处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中,他们在精神上经常处于漂泊错位的状态,进而陷入文化认同的困境,不管面对东方还是西方,他们都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由此引发了他们家园感的缺失。似乎故事中
学位
以先锋派作家的身份踏入文坛,格非在当代作家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特的文学气质。先锋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格非的创作中同样体现出一种异于以往文学创作的真实观,其创作的真实观与其他先锋派作家创作的真实观具有同质的因素,但又保持着一种个体化的差异。  本文立足于格非小说创作的真实观,将格非
学位
徐则臣是70后小说家中的代表人物,无论在当代文坛,还是在一般读者当中,他的小说创作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徐则臣所代表的70后一代在“夹缝”般的历史与现实嬗变中努力探索人生真相,以确证自我在世界上的真实存在。“自我”的发现与追寻,“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是徐则臣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徐则臣创作了大量“花街”、“出走”、“京漂”等系列小说,贯穿始终的是他对“故乡”“异乡”和“原乡”的理解。对于生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