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公益广告的体裁分析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对于广告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商业广告上,而公益广告作为一种为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提供服务并以推广社会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为目的的广告传播活动,所受到的关注并不多。国内大部分有关公益广告的研究都是集中在公益广告的主题、特点和功能等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公益广告语篇及语言使用的研究。   因此,论文从6种较有影响力的英文杂志《时代》、《财富》、《新闻周刊》、《哈佛商业评论》、《读者文摘》以及《福布斯》中选取了50篇公益广告作为研究语料,以Swales和Bhatia的体裁分析方法为理论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宏观层面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公益广告的社会因素和体裁结构上,社会因素包括公益广告的发展、公益广告的功能,特点和交际目的。体裁结构分析则是基于公益广告的交际目的对50篇语料进行了语步分析,据此构划出公益广告的体裁结构以及核心语步和可选语步,此外,还对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体裁结构做了对比分析,来突显公益广告体裁结构的特点。通过分析,公益广告由6个语步组成,其中语步1,2,3,6为核心语步,语步4,5为可选语步。   在微观层面,作者采用了文体学中经常用到的语言描述分析方法,对公益广告的语言进行了书写层面、词汇层面和句法语法层面的分析。发现公益广告在书写时,较多的采用大写、粗体和下划线等字体的变形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还使用感叹号来提高语言的感情色彩。在词汇句法层面,公益广告往往使用简单的单音节动词和简单句来提高它的可读性,使用情态动词"can"、"will",“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一人称”代词,以及一般现在时的陈述句和祈使句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本文表明特定文本的结构以及所具备的语言特点、语言策略均是为了实现其所具备的交际目的,同时完成此文本的功能为目的。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够对文体学、广告学的教学以及国内公益广告的撰写提供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乔姆斯基最简方案的框架下,研究汉语正反问句的句法特征,寻求正反问句派生方式的简洁统一的解释方案。   首先本文对汉语正反问句所包含的句式进行了分析,并从正反问
交际行为分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在日常交际过程中能传达更多的信息。文学作品也经常通过非语言行为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然而通过对非言语行为
近年来,美国电视剧逐渐在中国迅速流行起来,其幽默的语言和巧妙的剧情深得观众的喜爱。美剧翻译版本多种多样,质量参差不齐。翻译不当会影响观众对剧情的了解甚至造成观众的误解
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被广为传颂,已逾八十多年。关于这部不朽之作,评论界达成两点共识:其一,它广泛适合于各历史时期的读者品味,其表现模式和探讨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海外享有盛誉。因此,饮食文化的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饮食的英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种重要性在学术界似乎
作为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极具叛逆心理的作家,王尔德的一生都在挑战传统,挑战自我。而童话成了他挑战传统与自我的第一站,他的童话打破了传统童话中的许多常规,同时他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