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容—压敏复合功能特性的掺杂SrTiO<,3>陶瓷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24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锶(SrTiO3)电容-压敏复合功能陶瓷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半导体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容-压敏复合功能特性,使其在微型电机、电源输入端、保护双向可控硅开关器件、吸收感性负载开关浪涌电压、旁路电容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针对以往研究中出现的配方繁琐和制备工艺麻烦等问题,比如还原工艺中在获得还原气氛时通常采用N2和H2,安全系数较低,或采用石墨来获取还原气氛,但对于石墨用量还要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以及对SrTiO3主料进行掺杂时添加剂种类繁多等等。   因此本论文通过大量的实验系统地研究了SrTiO3复合功能陶瓷材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主要包括Ti/Sr、施主掺杂、受主掺杂、烧结助剂及还原工艺和氧化工艺的研究。并且分析和探讨了相关实验的现象和规律,最终得到简易的陶瓷材料配方(SrTiO3中掺入0.5mol%Nb2O5、0.5mo1%MnCO3和0.4wt%SiO2),经真空气氛(由独创的真空碳管炉获得)中于1420℃高温烧结2h,再改变空气中氧化热处理温度调节SrTiO3复合功能陶瓷的电性能,从而实现产品电性能的系列化,且整体电性能水平良好(高介电常数104~105;低压敏电压3~120V·mm-1;介电损耗<5%;非线性系数5~10)。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 PEMFC的能量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商业化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存在燃料渗透率高,价格昂贵,环境不友好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非氟类质子交换膜可有效克服以上缺点,但由于其刚性芳杂环结构以及质子传导功能基团直接与主链相连,亲疏水微相分离不够理想,亲水性离子簇较小且连贯性差,微观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狭窄曲折和死端,导致
学位
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绿色环保等优点,是理想的能量转换装置。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效率对整个电池性能影响巨大,目前,燃料电池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铂基贵金属催化剂,但其昂贵的价格严重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应用。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活性及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是当前燃料电池领域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我们分别以氮掺杂石墨烯凝胶和聚多巴胺球为载体,以NH_3为氮源,采用高温热处理法构建了“多孔氮掺杂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