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etramic acid类化合物是含有吡咯烷-2,4-二酮或吡咯淋-2-酮结构的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而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酰肼和酯基是农药结构中常见的活性基团,含有这些基团的化合物在农药创制领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筛选更高活性的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本文对吡咯啉酮的3位和4位进行结构修饰,引入丁酰肼和酯基团,设计合成了 3个系列共计31个新型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并进行了杀菌活性的测定。首先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酰胺化、环合、脱羧等步骤合成吡咯烷-2,4-二酮6,再经过与丁二酸单乙酯酰氣反应、水解反应合成了4-(2,4-二氧吡咯烷-3-基亚基)-4-羟基丁酸8,化合物8与苯胺反应得到4-(2,4-二氧吡咯烷-3-基亚基)-4-(苯基胺基)丁酸9,化合物9通过自身环合得到1-苯基-1’,3,4,5’-四氢-[2,3’-二吡咯基亚基]-2’,4’,5(1H)-三酮10,其与取代苯肼反应得到了7个含吡咯烷二酮和苯胺基团的丁酰肼类衍生物11,该类化合物与氯甲酸酯反应得到31个含丁酰肼和酯基团的吡咯啉酮类衍生物,其结构均得到FT-IR、iH NMR和MS的确证。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抑菌活性。在1μg/mL的浓度下,部分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对活性较高的化合物进行了EC50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A2、A4、A6、B2和B5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值低于1μg/mL,其中化合物A4的EC50值最低,达到0.3217μg/mL,低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的0.4743μg/mL;化合物A2-A4、A6、A13、A14、A16、A17、B4、B5和C8对草莓灰霉病菌的EC50值小于1 μg/mL,其中化合物A4和A16的表现最突出,EC50值分别为0.2839 μg/mL和0.3652μg/mL,低于对照药剂嘧菌酯的1.3328 μg/mL;化合物A1-A6、A13-A15、A17、B2、B3和C8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小于1μg/mL,其中化合物A1、A2和A5表现突出,EC50值分别达到0.1284 μg/mL、0.1497 μg/mL和0.1666 μg/mL,明显低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的0.4219μg/mL;化合物A2-A4、A6、B2、B3和C7对辣椒炭疽的EC50值低于1 μg/mL,其中化合物A3和A4的活性较显著,EC50值分别为0.6247μg/mL和0.5352μg/mL。初步分析构效关系发现,在目标化合物结构的苯肼苯环上的4位引入卤素能显著提高杀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