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小说创作的关系研究——以池莉与方方的小说创作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复杂。以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来研究或隐蔽或显著的植入与渲染地域文化的小说创作,是一个传统的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本为试图以池莉与方方两位著名的汉派女作家的武汉书写为例,来讨论地域文化与小说创作的关系。地域文化的自然景观(四季景物、山川河流等)与人文景观(风俗民情、方言俗语、传统习惯等)是民族化、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文学作品赋有文化氛围、超越时代局限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地域自然环境和地域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小说创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地域文化滋生出有灵性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活中的原型被作者挖掘、提炼、去粗取精,并与作者的心境相结合,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以文字的形式记录,所获得的就是作品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是局部的、片面的,不具有概括性,但却拥有代表性,这种代表性生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作家的生存环境,即地域。所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制于“地域”这一范畴,更确切的说是受制于某一地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潜移默化的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任何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有着较高文化品位的作家,都有其深远而浓厚的文化渊源,其创作也必然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印记。池莉和方方就常以武汉这座城市为背景来构建自己的艺术天地,两人的作品中体现出浓浓的武汉风情。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汪仲洋其人其诗:第一部分探讨汪仲洋生平和著作。生平着墨最多,经过考证推知汪仲洋卒年为道光二十四年(1844),其著作也由两种补为六种。第二部分为汪仲洋交游考,讲述了他与士人群体的交游,重点介绍了他与林则徐、颜检两人的交往过程。第三部分探讨汪仲洋《心知堂诗稿》的主要内容。根据诗歌题材将其分为题画诗、咏物诗、即事诗、交游诗、纪游诗、咏史诗、哀悼诗、政事诗八类,其中政事诗记载了汪仲
学位
《春秋》一直以来被奉为治世平天下的儒家经典,千百年来为学者所重视。《春秋》的研究更是经久不衰,曾未间断,即使是蒙古人统治的仅存一百多年的元代。本文拟对有元一代的《
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历来倍受人们关注,同时也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历经了无数艺术家对暴力进行的风格化探索之后,“暴力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审美范式一再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