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体意义上,基督教能够在中华大地上扎根生长并传承到今,其中既有作为西方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与本土文化产生碰撞和冲突的一面,更有以自身的存在来重塑和再构社会秩序的一面。也就是说,基督教与其所处的社会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而非单向建构的关系。与此同时,围绕教会的“登记”问题,中国的基督教内部裂变为具有明显团体边界的“登记教会”与“非登记教会”两大阵营,在权力和政治因素的介入与掺杂下,二者龃龉丛生、纷争不断。而且,对于非登记教会而言,多数情况下其与登记教会的矛盾甚至超越了其他社会冲突而成为主要面临的矛盾。但梳理现有研究会发现,在现有相关研究中,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在关于乡村社会秩序的研究成果中,费孝通先生所提的“差序格局”倍受关注并屡加修正,但是,自始至终没有看到宗教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维度被考虑进去;其二,大多数研究正确地看到了非登记教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张力和冲突,但忽视了在广大乡村社会中,绝大多数非登记教会并没有发生过强烈的对抗这一事实。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重新对“差序格局”进行了解读,理想类型式地将之划分为“传统性差序格局”、“工具性差序格局”和“宗教性差序格局”三类,同时认为,现有的乡村社会呈现出由“单一差序格局”向“多维差序格局”变迁的状态,非登记教会的一切社会行动正是在这个多重交织的“差序格局之网”中展开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中,不同类型的差序格局之重要性不尽相同。同时,受斯科特关于“农民的日常反抗形式”的启发,笔者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少数与政府起着激烈冲突的教会之外,即关注的是绝大多数的乡村非登记教会之现状。以“同登记教会的关系”作为标准,笔者把非登记教会大致划分为“亲近型”、“疏远型”与“对立型”三种,并分别选取了相应的个案加以研究。本文共分七章。其中,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第二章提供了全文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田野地简况。第四到第六章对三类非登记教会进行了深描式的研究,逐步地揭开乡村社会中的非登记教会同登记教会、地方宗教管理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七章是结论和进一步的讨论。本研究发现:(一)宗教性差序格局继传统性差序格局和工具性差序格局之后彰显出其重要地位,并同后两者相互交织而成一个立体多维的“差序格局网”,在非登记教会的具体社会交往过程中共同起作用。在不同的事件与情境中,非登记教会侧重于不同的差序格局,以完成自己的社会交往和行动。(二)登记教会与非登记教会之间的纷争原因复杂,最根本的,是因为登记而带来的双方之间在政治身份及社会身份上的深刻分歧。这就使得登记教会与非登记教会之间的龃龉与对立,只要“登记”及与“登记”相类似的将二者进行二元划分的制度存在,就不会消融或消解。(三)而这种二元划分的背后,是宗教管理在一统的政策下所形成的亲疏有别、远近不一的“差序格局”,即对不同宗教及同一宗教的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管理思路,这种厚此薄彼反过来成为那些处于较边缘的信仰团体所不满的重要原因,并迫使后者在长期缺乏信仰表达所必需之社会空间的情况下,把对现行宗教政策的反抗和抵制作为自己惟一的方式和手段,甚至以此来作为自己纯正性、正当性和合法性的证明,以获得在社会中据以立足和发展的资本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