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功法锻炼对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功效,并探究进行适当的更长时间锻炼是否更有效。为临床推广功法锻炼改善颈椎曲度异常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7年11月在我院骨科门诊就诊,诊断为颈型颈椎病,并通过测量颈椎DR侧位片发现颈椎曲度异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颈椎牵引治疗配合颈部红外线治疗(每周进行3次,每次20分钟,共4周)为治疗基础。观察组同时予指导进行颈椎功法锻炼,具体动作为“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锻炼次数为4组/日,15次/组,共进行12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12周后,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颈椎曲度测量值(C2-C7椎体后切角)、颈痛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在各随访时间点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颈椎曲度测量组、VAS评分和NDI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在治疗后的两次随访时间中,观察组分别与自身治疗前进行对比,并在相应的随访时间点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1、颈椎曲度测量值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颈椎曲度测量值分别为(-0.33±2.58)°、(7.80±2.54)°、(15.87±3.47)°,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对照组的颈椎曲度测量值分别为(-1.03±2.62)°、(5.07±3.46)°、(3.50±3.31)°。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12周后,颈椎曲度测量值的平均值逐渐增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F=237.706,P<0.05)。两者治疗4周及12周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颈椎曲度异常改善均更显著。2、颈痛VAS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颈痛VAS评分分别为(6.15±1.02)分、(3.02.±0.66)分、(1.75±0.78)分,对照组的颈痛VAS评分分别为(6.21±1.04)分、(3.29±0.77)分、(4.06±0.90)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12周后,颈痛VAS评分的平均值逐渐增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F=221.429,p<0.05)。两者治疗4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NDI指数分别为(30.93±6.25)分、(16.07.士5.11)分、(7.97±3.13)分,对照组的 NDI指数分别为(28.20±5.35)分、(21.53±4.90)分、(21.27±4.15)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前、治疗4及治疗12周后,NDI评分的平均值逐渐减少,对比有统计学意义(F=162.780,p<0.05)。两者治疗4周及12周后组间对比,NDI指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颈椎功能恢复均更显著。结论:1、配合颈椎功法锻炼对改善颈椎曲度异常比单纯使用颈椎牵引,疗效明显;同时对缓解颈椎曲度异常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痛,和改善颈部功能疗效更明显。2、通过坚持功法锻炼,可更进一步改善颈椎曲度异常,并进一步改善颈部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障碍。3、颈椎功法锻炼是一项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尤其有利于颈椎曲度异常这种容易复发颈椎问题的恢复,可有效解除患者病痛,有望减轻社会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