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有X线片测量和 CT 测量两种影像学方法,将两种测量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来探究两种测量方法间有无差异;对THA术后假体脱位病例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进行研究,分析术后假体脱位原因,总结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所完成815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影像学资料,发现有87例患者同时具有骨盆正位片和CT检查,将髋臼假体外展角的X线片测量值与CT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测量方法间有无差异。在815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29例发生术后假体脱位。对脱位患者术后骨盆正位片髋臼假体外展角、髋臼假体前倾角以及脱位患者术前、术后骨盆正位片股骨偏心距、肢体长度变化值进行测量,来研究分析术后脱位假体原因。 结果: 1. 对同时具有骨盆正位片和双髋关节CT的87 例患者进行了髋臼外展角的X线法测量和CT法测量,结果显示X线片测量值为(49.39±7.27)°,CT测量值为(49.05±7.51 ) °,两种测量外展角的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112>0.05)。 2. 87例患者X线片测量外展角角度分布,只有60.92%的病例在Lewinnek提出的髋臼外展角在30°-50°髋臼安全区范围内。 3. 在815例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中,有29例术后发生假体脱位,脱位率为3.56%。 4. 29例脱位患者年龄在 40-78周岁之间,平均年龄63岁。年龄在31-40岁范围内1例,在41-50岁范围内2例,51-60岁范围内4例,61-70岁范围内12例,71-80岁范围内10例,大于80岁者0例,其中大于70岁者10例,占34.48%,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高龄是术后发生脱位的危险因素。 5. 在27例无明显诱因的脱位患者4项指标(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股骨偏心距变化值、肢体长度变化值),其中1项指标异常者有2例,占7.41%;2项指标异常者有17例,占62.96%;3项指标异常者有8例,占29.63%;4项指标异常者有0例,可以分析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同时出现2项及2项以上指标异常更易发生术后脱位。 6. 1例因外伤导致脱位和1例因术后依从性差导致脱位患者的4项指标(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股骨偏心距变化值、肢体长度变化值)均无明显异常 结论:X线片和CT两种测量外展角的影像学方法无统计学差异。高龄是术后发生脱位的危险因素。在髋臼外展角、前倾角、股骨偏心距变化值、肢体长度变化值4项指标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同时出现2项及2项以上指标异常更易发生术后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依从性差和外伤是脱位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