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研究分析48周治疗疗程的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疗效的预测因素,并探讨肝脏纤维化无创模型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自本中心完成Peg-IFNα(Peg-IFNα-2a,Peg-IFNα-2b)48周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在治疗前1周内、治疗第12周、治疗第24周及终点时的血清学检测,部分患者行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通过分析研究其疗效的预测因素。计算AP模型、FIB-4模型、APRI模型、APGA模型及GP模型肝纤维化积分,筛选出可替代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的模型,并将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按该模型进行诊断分期。通过分析患者基线及肝纤维化积分动态变化与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探讨肝纤维化模型对Peg-IFNα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3例完成Peg-IFNα(Peg-IFNα-2a、Peg-IFNα-2b)治疗48周的HBeAg阳性CHB患者,研究患者人口学及基线特征与治疗终点HBeAg血清学转换的相关性。比较5种模型,筛选出APGA模型替代肝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性别(P=0.300)、年龄(P=0.919)、ALT(P=0.373)、AST(P=0.669)、ALB(P=0.981)、GLO(P=747)、GGT(P=0.645)、CHE(P=0.967)、PLT(P=0.226)、PT(P=0.541)、CP(P=0.224)、AFP(P=0.109)、基因型(P=1.000)及APGA模型肝脏纤维化量化(P=0.652)均与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无明显相关性,其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基线HBV DNA水平(P=0.031)、HBsAg(P=0.004)、HBeAg(P<0.001),治疗第12周时HBV DNA(P<0.001)、HBsAg(P=0.012)、HBeAg(P<0.001),治疗第24周时HBV DNA(P=0.003)、HBsAg(P=0.014)、HBeAg(P<0.001),以及基线HBV DNA与治疗第12周时差值(P=0.019)、基线HBeAg与治疗第12周时差值(P<0.001)、基线HBeAg与治疗第24周时差值(P<0.001)均与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存在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第24周HBeAg水平与HBeAg血清学转换有明显相关性(P<0.001)。在治疗第12周时AP模型、FIB-4模型、GP模型积分,及其与基线差值与HBeAg血清学转换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Peg-IFNα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在治疗第24周时HBeAg水平可作为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肝纤维化无创模型对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CHB48周疗效无明显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