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量子安全通信理论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x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信息学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依靠计算复杂度来保证协议安全性的密码体系正在遭受严重威胁,而基于量子物理特性的量子通信技术则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可能性。量子安全通信以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依据,以各种量子态为载体,通过幺正变换和测量实现了私密信息的编码、传输和解码。量子对话又称双向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是量子安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安全性和效率是衡量量子通信协议好坏的重要因素,研究人员也一直致力于研究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的量子对话协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高效的量子安全通信理论,旨在保证量子通信协议安全的基础上,尽量提高量子通信的效率。方案一:考虑到纠缠光子态在制备和测量方面的困难性,目前很多量子对话协议都采用相对较容易制备和测量的单光子作为私密信息的载体。本文在研究已有的单光子量子对话协议的基础上,对基于单光子的量子对话方案进行分析与设计,提出了基于单光子具有认证的高效量子对话协议。在该协议中,通过事先共享的密钥,合法通信双方可以在量子信道中进行检测窃听,并认证对方的身份。同时,合法通信双方通过利用不同的编码操作以及初态和末态的对应关系,在保证私密信息安全传输的前提下,减少了单量子比特的使用量,提高了该协议的通信效率。方案二:方案一中量子对话协议是基于理想环境下的,但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不能忽视噪声环境对量子信道的影响。同时,本文也考虑在对话的过程中加入控制者,监督通信双方互换私密信息。综合上述两种情况,本文研究并提出了基于逻辑量子比特具有容错能力的受控量子对话。本文首先给出了一个理想环境下基于单光子的受控量子对话协议。该协议以单光子态为信息载体,使用不同的编码操作,不但克服信息泄露,还提高了通信效率。随后,通过采用不同的逻辑量子比特和酉操作,使得该协议在联合退相位噪声、联合旋转噪声和任意联合酉噪声环境下具有通用性。该协议首次提出了噪声环境下的受控量子对话,而且该协议中使用的酉操作编码具有一次访问不可区分性,使得会话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攻击策略,本文提出的两个协议都做了详细的安全分析并证明其安全性。更重要的是,与已有协议的效率分析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协议在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他文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企业在更高的层面参与国际竞争.企业在饱尝与跨国巨头竞争艰辛的同时,也深切的感受到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中,唯有"苦练内功",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筋具有抗拉强度高、耐久性能好、质量轻、抗疲劳性能好、耐腐蚀等优点,已作为配筋材料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工程用水泥基
针对政务云环境下数据共享面临的平台层、数据层和业务层三个层次的安全风险,提出数据共享安全模型,深入分析数据提供方、使用方、平台服务方和共享监管方四个共享主体的安全
通过对1954年洪水资料的统计整理,采用水文模型模拟,分析了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结果表明:通江湖泊的围垦对1998年城陵矶洪水的水位抬升了0.82m,洞庭湖围垦则抬高了0.14m。若恢复
低温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因此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小麦耐低温遗传机制十分必要。本研究选用京411为材料,利用RNA-seq和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研究京411
针对灌封胶中经常出现的沉降、板结等问题,以氧化铝作为主要导热填料,在不同份数氧化铝含量,以及相同份数氧化铝条件下不同用量白炭黑与蒙脱土,对有机硅灌封胶抗沉降的改善、
量子密码技术是一种依托于量子物理基本理论来实现信息安全的新式保密技术,相较于经典加密系统基于数学计算复杂度的安全性描述,量子密码系统理论定义上的安全由量子纠缠效应、量子叠加等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以及量子隐形传态、量子不可克隆等量子特性来保证。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借助不同量子态或量子操作加载信息,综合利用了量子特性以及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是一种可实现机密内容直接传输的量子密码技术[2]。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在物理
通过挖掘农作物生长补光灯市场,采用微波硫灯进行农业大棚补光,降低传统大棚补光用能成本,提高农业产值,从而有效拓展农业用电需求。分析农作物补光用电潜力,介绍微波硫灯的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内蒙古全区生产总值增速曾经连续八年“蝉联”全国第一,形成引人注目的“内蒙古现象”。突出抓好“一线”、“三区”,全面实施“十大工程”,是内蒙古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以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系统等高新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并且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和科学技术须臾不可分。这些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劳资雇佣形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者主体地位、加剧劳动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