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目前UC的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大多数学者认为UC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人群,使之免疫反应亢进,造成自身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多种免疫功能异常,以及各种细胞活化、多种炎性介质分泌所产生的综合效应。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近年来对细胞因子、核因子-κB (NF-κB)的研究,UC的发病机制正逐步得以揭示。TLRs/NF-κB通路的研究为寻找U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抑制此通路的关键分子进而阻断UC过激的炎症反应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西药治疗上主要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及其衍生物和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为主,但这些方法只能暂时控制病情,且副作用多,所以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当务之急。UC属于中医的“泄泻”、“久痢”、“血便”等范畴,中医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解毒消痈方药是李佃贵教授治疗UC的经验方,由党参、白头翁、黄连、白芍、秦皮、薏米、苦参、地榆、当归、甘草等组成,从多年的临床经验看,本方对UC具有可靠的疗效。本课题组前期实验亦已证实,化浊解毒、健脾消痈的治疗法则对UC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从TLRS/NF-κB通路的关键环节NF-κB以及下游细胞因子白介素-1β、白介素-8入手,进一步探讨解毒消痈方药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雌性,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解毒消痈方药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第3天模型组开始每日以生理盐水灌胃10ml/Kg,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先将片剂研细粉,过100目筛,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按0.5g/kg体重(想当于成人用药量的10倍)给药,每次2.5 ml灌胃给药;解毒消痈方药低剂量组:将中药水煎后浓缩成4.60g/kg灌胃,解毒消痈方药中剂量组:将中药水煎后浓缩成9.2g/kg灌胃,解毒消痈方药中剂量组:将中药水煎后浓缩成18.3g/kg灌胃正常对照组,每天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0ml/Kg,连续10天。每日观察大鼠的体重变化、大便性状和隐血情况。第11天分别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观察炎症程度、病变深度、隐窝破坏程度与病变范围,评价组织学损伤程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UC大鼠血清IL-1β、IL-8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NF-κB含量,所得实验数据均SPSS13.0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造模大鼠均懒动,少食,毛色不光洁,嗜卧扎堆,拱背,反应不灵敏,体重下降,大便次数增多,稀便,部分大鼠出现肉眼血便。2各造模大鼠结肠组织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大体观察: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效果均优于模型组模型组溃疡个数和溃疡面积均较多,中高剂量治疗组和阳性药治疗组溃疡个数和溃疡面积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模型组可见溃疡,组织明显水肿、充血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低剂量组也可见溃疡,仍有较明显的组织水肿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中、高剂量组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溃疡较少,并可见已愈合的溃疡组织,组织水肿和充血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 NF-κ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空白对照组偶见NF-κB表达阳性的细胞,细胞质浅黄色,且阳性率较低,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可见大量阳性细胞,多数为棕黄色,阳性率高。中药高,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细胞质多为浅黄色或黄色,阳性率低。X2=123.620,p=0.000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的中,高剂量组P<0.003,有显著性差异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03)。4大鼠血清白介素1β含量:模型组(215.1±14.37 pg/ml)高于正常组(123.8±14.88pg/ml)以及解毒消痈方药高剂量组(134.6±12.08 pg/ml)、中剂量组(143.6±13.76pg/ml)、低剂量组(148.1±16.25pg/ml)和柳氮磺胺吡啶组(125.0±14.89pg/ml)。解毒消痈方药各治疗组与SASP组血清IL-1β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解毒消痈方药高剂量组与柳氮磺胺吡啶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采用SPSS 13.0分析。大鼠血清白介素8含量:模型组(486.7±12.85 pg/ml)高于正常组(250.3±9.74pg/ml)以及解毒消痈方药高剂量组(308.8±8.94pg/ml)、中剂量组(342.0±11.57pg/ml)、低剂量组(380.7±9.59pg/ml)和柳氮磺胺吡啶组(299.9±11.99pg/ml)。解毒消痈方药各治疗组与SASP组血清IL-8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解毒消痈方药高剂量组与柳氮磺胺吡啶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采用SPSS 13.0分析。结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 1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成功;2 NF-κB、IL-1β、IL-8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中表达显著增高; 3解毒消痈方药具有下调TLRs/NF-κB通路关键因子NF-κB及下游细胞因子IL-1β、IL-8的作用,存在效—量关系;4解毒消痈方药对UC的治疗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