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细胞离体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科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及农业等多个领域。建立苹果蠹蛾胚胎细胞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苹果蠹蛾生理学研究提供离体材料和工具。 本研究以苹果蠹蛾卵为材料,成功建立了八株胚胎细胞系,分别命名为Cp-E-4、Cp-E-5、Cp-E-6、Cp-E-9、Cp-E-10、Cp-E-11、Cp-E-12和Cp-E-13。八株细胞系在含有10%FBS的TNM-FH培养基中均已传至60代以上,其中代数最高的Cp-E-11已传至96代,代数最低的Cp-E-4已传至67代。八株细胞系长期冻存于液氮环境中,并多次复苏成功。细胞形态显微观察发现,其中胚胎细胞系Cp-E-5的细胞形态主要以圆形和长梭形为主,分别占43.68%和56.32%;而其他七株细胞系主要以圆形细胞为主。对苹果蠹蛾胚胎细胞系Cp-E-9和Cp-E-13进行单细胞克隆,最后得到27株克隆株。 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苹果蠹蛾胚胎细胞系的染色体多数呈颗粒状,少数呈短棒状存在,染色体数目众多且不等,分布在13~300之间,呈多倍化和异倍化的现象,具有典型的鳞翅目昆虫染色体特征。 线粒体COΙ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苹果蠹蛾COΙ基因序列比对相似性达99%,表明八株细胞系均来源于苹果蠹蛾。苹果蠹蛾的COΙ基因与暗黑鳃金龟的COI基因序列一致性为81.5%,与甜菜夜蛾的COI基因序列一致性为88.0%,与粉纹夜蛾的COI基因核苷酸一致性为85.6%。苹果蠹蛾的COΙ基因的Hinf I酶切谱带与暗黑鳃金龟细胞系Hp-E-1、甜菜夜蛾细胞系Se-1和粉纹夜蛾细胞系Tn9-4s的Hinf I酶切谱带具有明显不同。建立了PCR-RFLP一种简易的苹果蠹蛾细胞系的鉴定方法。 选取其中四株细胞系对其进行生长曲线测定,Cp-E-9、Cp-E-10、Cp-E-11和Cp-E-13在28℃、120h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41.54 h、40.98 h、43.08 h和40.00 h。 检测苹果蠹蛾胚胎细胞系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细胞系Cp-E-9、Cp-E-11和Cp-E-13对这两种病毒都不敏感。 本研究通过建立苹果蠹蛾胚胎细胞系,并对细胞系的形态特征、染色体特征、生长动力学及对病毒的敏感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苹果蠹蛾的生理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