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潍坊市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城市绿化建设一改之前重美化、重观赏的常态,逐渐向节约化、人性化转变。作为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道路绿地,现已具有良好的绿量效果,但部分道路绿地中存在植株死亡、绿地率偏低、景观标识度差等现象,其植物构成的合理性、节约性等方面还有待考究。目前关于潍坊市道路绿地植物的研究仅局限于两条主要道路,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研究潍坊市道路绿地植物构成的不同属性特征,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可借鉴经验,能为潍坊市道路绿地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本文以潍坊市道路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普查法和样方法对市区内112条道路、73处交通岛和17处停车场实地调研,共采集样方529个。首先从道路绿化指标和植物种类构成、空间结构等群落特征方面进行了分析;再从节约园林视角,对绿地中不同植物种类的后期维护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最后从使用需求的视角探讨了潍坊道路绿地构成特点。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道路全部普及绿化,但达到道路绿地率标准的道路仅占68.91%。2.潍坊市道路绿地中共应用植物180种,从不同的角度来讲,乔灌木种类比例、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种类的比例、不同生长速度乔木种类的比例都未达到潍坊市树种规划的要求。3.潍坊市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90.18%为一板两带式,结构单一;垂直结构以三层结构和四层结构为主,两者占所有样方的69.56%,结构层次丰富;已绿化的停车场少。4.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影响植物维护性的特征因子。经分析潍坊市道路绿地中维护性相对较低的植物种类占总种类的34.44%;在重要值较高、应用广泛的36种植物中,维护性相对较低的种类仅占44.44%。可见植物的后期维护性较高,节约性较差。5.道路绿地植物在满足人群需求方面存在不足。植物基本能够满足行人遮荫、降温等方面的生理需求;交通辅助方面,具有良好的防眩光和组织交通功能,但不同道路植物景观相似度在42.67%以上,标识性差,部分道路植物遮挡行车视线;植物景观节奏基本与不同速度下的理论景观尺度相吻合;绿地具有参与性的道路仅占26.79%,植物围合的社交空间少,参与性较差且存在使用不公平的特征。6.针对存在的问题,认为潍坊市道路绿化应向可持续、以人为本和展示城市文化底蕴的方向发展并由此提出潍坊市道路绿化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