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一直是重要的理论话题,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软化,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增长在国民经济份额中作用越来越重要,邓小平曾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另一方面,金融业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它可以有效地动员社会储蓄并促进向投资的高效转化,对经济增长起着"发动机"的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针对其种种弊端,麦金农和肖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这是最早产生的金融发展理论,把货币金融因素和实物经济结合起来分析.在九十年代,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发生金融危机,斯蒂格利茨等人认为金融业需要政府的有效保护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认为完全竞争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健康成长,过早放开金融市场并不利于提高效率.9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金融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使人们认识到发展中国家不仅对于国内要进行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于国际市场也要实行金融开放,这会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国际配置,有利于获得经济利益和提高金融效率,这样,金融发展理论又注入了国际化的内涵.该文以历史为线索,将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约束和金融开放四种理论分别给予论述,并将这些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金融实践相结合,给予检验,辩证的进行分析,认为金融深化是金融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但金融自由化在中国并不切合国情,尤其是激进式的改革易带来风险;同时,金融约束是中国现行的金融政策,较好把握了效率与安全的统一,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金融约束应该逐渐放松,构建适应金融开放的微观金融基础,但金融开放必须把握循序渐进原则,预防金融危机.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运用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理论,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中国的金融发展.注重数理分析、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