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同时结合修辞研究的视角,来解释名词动用的言语交际过程。主要内容是以认知语言学为主,结合修辞、对比、心理、语用等理论内容,解释名词动用表达在生成、理解、接受三个交际阶段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名词动用是语言创新的产物。它和其他语言现象一样有认知、语用、心理等方面的基础。归根结底,它是为了满足人们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全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名词动用研究的内容与发展,着重阐明关于名词动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这一章为本研究奠定重要的理论前提和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对英汉名词动用现象的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表现。这章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分类来描述名词动用在英语和汉语语言系统内的各自表现,归纳和分析英汉语名词动用的特点。第三章继续深入,从语用、心理、认知等方面解释了人们使用名词动用的原因。同时,也分析了名词动用在不同语言里所表现出的异同特征的影响因素。从第四章开始到第六章,我们结合对汉语名词动用实际使用状况的社会调查来解释该现象由产生到理解的认知机制和大脑运作过程。第四章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讨论了名词动用的生成机制问题,主要探讨了转喻和隐喻在名词动用过程中交互作用的规律。第五章分析了名词动用的理解机制和它的接受性问题。我们认为理解名词动用的过程离不开大脑储存知识信息的联结激活与多种信息之间的整合运作。对待名词动用不应该由于它是非常规表达而一味排斥。第六章调查了关于名词动用的使用和理解过程的社会状况与特征并展开相关讨论,用以验证和充实前面的理论探讨。第七章总结,指出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提出今后的研究前景。名词动用在英语和汉语分别被视为构词手段和修辞现象。传统上,国内外学者们从句法、语用、修辞、对比等方面对该现象进行研究。近年来,认知等方面的探讨也有发展。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归纳整理,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名词动用研究总体上经历了由关注其内部结构,到结合语境考察它的语义建构,到研究语言使用者的大脑机制运作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名词动用的跨学科研究不多,相关的英汉对比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加强解释方面的工作等。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着力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了寻找能够顾及语言各主要层面并且对名词动用现象能够全面概括地进行描述的分类,我们考察和对比了现有的若干名词动用分类标准。其中,Dirven(1986)和Clark & Clark(1979)的分类相比之下更能够满足要求。前者的分类较为概括笼统,后者的分类更直观具体。从Dirven的分类更容易观察出英汉语名词动用的共性特征,而在Clark & Clark的分类下不同语言中的名词动用的差异得到更明显地体现。这一方面体现了语言共性反映思维共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名词动用现象因受到特定语言系统总体模式的规定和调整、文化背景差异等的影响而呈现语言个性表征。人们之所以选择使用名词动用这种表达方式,是由于语言系统、语用、心理、认知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从语言本身来看,语言贫困和语言的模式规定性是导致名词动用表达方式产生并且在不同语言有不同特征的重要原因。选择名词动用表达方式时使用者必须遵循若干语用原则。求新求简求异的社会心理需要也促使人们选择这种表达方式。而且,名词动用表达本身也具有能够吸引受话人的注意力、凸显说话人的独特视角等认知功效,帮助说话人主动引导受话人的认知识解过程,获得说话人期望的交际效果。另外,名词动用表达之所以有简洁、诙谐、新颖等特殊的修辞效果,也离不开认知因素的作用。其中,简洁是最基本的修辞效果之一,其它修辞效果都主要由简洁派生而来。关于名词动用的认知机制,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转喻和隐喻的相互作用在名词动用过程中的特点和表现,以及通过对现代汉语名词动用实例的分析来解释转喻是比隐喻更基本的认知识解方式。首先,我们应用来自语言学其它分支、心理科学、认知科学等的证据来证明转喻机制是人类基本认知方式这一论断有普遍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实例分析,我们认为,大部分的名词动用表达都是转喻和隐喻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共同作用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存在多种途径。其中,如果只有隐喻没有转喻,就很难形成名词动用表达;有些名词动用只由转喻过程产生。从认知方式上看,产生名词动用的转喻和隐喻认知识解过程也发生于受话人理解名词动用的过程中,只是在顺序和特点上有区别。实际上,转喻和隐喻本身也是由更基础的大脑运作复杂作用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结合认知心理学目前的研究,认为:人们在理解名词动用时,大脑接受外部输入后所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包含更基本的认知操作:大脑储存信息与输入信息之间的联结激活和多重信息之间的整合。信息输入之后与大脑原有的知识系统的相关内容联结。不同的联结有不同的联结强度,强度值高的被激活,反之被抑制。大脑对众多的激活内容进行分析合成,整合的结果是大脑对某事物或事件获得新的认知。联结激活或抑制大脑既有的知识链接,改变原先的联结强度;整合在相同或不同的认知框架内部的不同知识内容间寻求匹配,把新的信息与大脑既有的知识系统加以融和,形成对事物的新的认知。知识之间的联结为整合提供基础,整合的产物可能成为新的联结对象,也能够直接进入下一轮的整合过程。大脑中联结与整合的交互作用实现人类不断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任务。由于名词动用是语言创新的重要手段,对于它和语言规范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观点上的分歧。我们结合汉语名词动用的社会接受现状,依据我国语言规范化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对名词动用和语言规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不应该把名词动用现象一味地排除于语言规范之外,而应该对之采取宽容的态度用动态的标准来衡量和预测,实事求是、因势利导,去糟取精。科学解决名词动用和语言规范化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有助于正确地对待名词动用现象,推动语言发展,而且有助于在语言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使用名词动用的正确引导,减少误用、滥用现象。为了验证和充实理论讨论,我们在调查名词动用的社会接受状况的同时还对该表达方式的选择和理解过程也作了调查和讨论。调查的主要方式包括访谈和问卷。访谈的对象包括安徽、上海、浙江三省市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和研究生,问卷以浙江工业大学和合肥师范学院的本科学生为对象,学科专业不限。结果表明:要使用名词动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除了使用和理解名词动用的认知过程表现出普遍规律之外,名词动用的实际交际过程还受到不同使用者在文化、职业、亲疏关系、地域、教育等各方面差异的制约,这使不同的社会人群在使用名词动用时体现出若干个性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从范畴语义入手,多学科结合,动态地考察名词动用现象。其中,描述与解释相结合,实证与理论相结合,语言学与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其它学科相结合。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深化对名词动用现象及对人类语言认知规律的认识,推动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