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商业中心识别与空间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da_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提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品质提升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商业中心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彰显城市魅力、承载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近年来,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商业中心体系呈现空间与功能重构趋势。与此同时,商业中心体系内部也存在同质化、空间布局失衡、品质低下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以及城市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梳理城市商业中心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指导相关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管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商业中心的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城市商业中心为研究对象,对相关基础理论和研究动态进行总结梳理。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商业中心的识别与分级分类方法,并从商业中心的基础条件和商业热度两个维度,构建了城市商业中心的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证研究中,本文选取苏州中心城区为研究案例。首先,基于大众点评数据对商业中心进行识别与分类分级,并将识别结果与既有商业网点规划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现状发展与规划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从基础条件和商业热度两个维度评价了高等级(市级、副市级和区域级)商业中心的空间发展绩效。最后,基于商业中心识别与绩效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编制相关规划、建设城市商业中心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苏州中心城区商业中心体系呈现“四主四副多点”的空间格局,与商业网点规划的等级体系相比,呈现出了等级模糊化和扁平化发展倾向。高等级商业中心的布局与实际人口分布存在失衡现象,城市周边地区存在服务盲区。商业中心业态同质化现象明显,新兴体验型业态发展不足。25处高等级商业中心中,有7处商业中心发展情况未达到基础条件预期,处于较低效状态;有3处商业中心基础条件和发展情况均较差,需要予以关注。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从商业网点规划和商业中心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城市商业中心体系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空间信息网络中,空间网络与地面各类网络相连形成域间互联,因此需要通过域间路由协议实现不同域之间的路由交换,而现有的域间路由协议主要是BGP协议。但是,如果直接在空间信息网络中采用BGP协议,由于BGP协议的探测机制,需要较长的时间探测链路状态的变化。此外,空间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因此,传播时延长,这会导致路由收敛时间较长,影响网络的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面向空间信
学位
产业、人口与空间是城市的有机组成要素,三者间协调发展是城市高质量的重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是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人口进入转型的第Ⅲ阶段、城市进入存量提升阶段,如何适应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与新要求,推动产业、人口、空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产业、人口与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研究转型驱动下产业、人口、空间演变的机理和规律,并以吴江区为例,构建耦合
学位
村落遗产作为我国农业文明的重要见证,是乡村各类物质及非物质遗存的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村落遗产面临着不被重视,价值认知不足导致保护工作不力的问题。当下对村落遗产的价值认知呈现出由遗产单体及周边环境至村落整体的多尺度趋势,但仍缺乏对更大尺度价值内容的关注。村落群落存在与生物群落相似的属性特征,可为当下研究村落遗产的多尺度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因此,为明确村落遗产更为全面的价值内容,可尝试
[db:内容简介]
平台经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功能拓展的重要载体。镇域是联结城市和乡村的纽带,是我国区域经济组成的基层单元,通过平台建设增强镇域企业的根植性,并以此为核心建设区域营商环境,对我国基层经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论文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明晰了嵌入式经济平台的概念内涵,结合平台双边企业和地方的联系特征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地域嵌入、社会嵌入和网络嵌入;